像大禹公司一样,缺少高层次专家资源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痛点。针对这一需求,中国科协推出了“科创中国”平台,发挥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优势,搭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接专家的桥梁。
借助“科创中国”平台,通过泰安市科协对接,大禹公司与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建立了联系,还与不少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实验室。“我们绞尽脑汁想不通的问题,有顶尖专家帮忙后迎刃而解。”吕才科说,现在有难题都能找到专家请教,技术不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服务团走进工厂车间……如今,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资源正下沉到产业一线,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资助模式也在优化。四川大学教授宋旭去年注册成立成都凌泰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一些实验设备单台动辄上百万元,对初创企业而言,花钱买设备肯定不划算。凌泰氪落户四川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后,园区内启动运营的创新平台??“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帮了宋旭大忙。在创新平台有许多仪器设备,企业用较低成本就能享受优质的科研条件。“平台还提供了配套齐全的孵化单元,企业与实验室上下楼,我们差不多拎包就可以入驻了。”宋旭介绍,得益于平台的支撑,公司飞速发展,药物研发的进展比预期提前了1年。企业从最初的3位创始人,成长为到今年5月接近60人的创新团队。
今年年初,科技部发通知提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单列一定预算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将是高新区的重要评价指标。未来,在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基地、平台建设等方面,高新区将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为它们成长提供更优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