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夫的非遗传承,贝海洋精华,雕艺术精品
年轻创业者入局文房四宝行业 带来活力也直面挑战
国潮3.0时代 国货火起来背后的秘密
刘建昌: 择一事,终“艺”生
非遗出圈的N种方式
风筝大师王永训:潍坊风筝为啥长玩长新
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落下帷幕,众多造型独特的风筝成为会上亮点,其中众多巨型风筝凭借创新设计,让传统风筝焕发新活力。“哪吒闹海”风筝的创作者王永训介绍,创新大赛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设计。
越窑瓷人施尚剑:刀尖刻划的千年风雅
54岁的施尚剑是浙江东阳人,自小学习东阳木雕技艺,因为喜欢越窑老瓷器上的纹饰,31岁时决定转行做陶瓷。他在各地访问青瓷名家,钻研刻划花技艺,2018年在慈溪上林湖畔建立工作室。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桃源刺绣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技艺。2021年,桃源刺绣被列入第五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
鲁丽华: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再出发
鲁丽华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凤仙村。从北京回来后,鲁丽华就马不停蹄地深入田间地头,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好政策,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话,通过“讲故事”“唠家常”的方式第一时间传递给群众。
制作傩戏面具 传承非遗文化
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傩面具制作传承人汪儒斌正忙着手工雕刻、绘制一批傩面具,为即将进行的一场傩文化研学活动作准备。
非遗加持,国潮消费信心拉满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产品齐聚一堂,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特色美食,这些非遗产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通过创新设计和展示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国潮消费新风尚。
三彩:点亮乡村
纵观中国陶瓷史,釉色多样、造型生动的唐三彩,可谓盛唐气象的最佳“代言人”。近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带领团队倾力打造“爱和小镇”,让三彩艺术走进乡村、感染乡村、塑造乡村。在推进乡村美育的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