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农民合唱团,从田间地头走上大屏幕

来源:环球人物网 | 作者:李璐璐 | 发布时间: 2024-06-20 13:10:24 | 26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电影《六谷儿》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六谷儿》取材于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的真实故事,这一主题既具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意义。影片名取自当地一句俗语“吃了五谷儿,想六谷儿”,是说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精神追求更迫切了。

农民合唱团,从田间地头走上大屏幕
  电影《六谷儿》
  《环球人物》记者曾走进大战场镇,记录下农民合唱团的故事。宁夏中卫是“中国枸杞之乡”,大战场镇生活着11.6万移民百姓。20世纪80年代,吊庄移民、扬黄灌溉工程相继开展,来自各区县的移民群众,在这片土地上开启崭新的生活。  
  “重新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村民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2019年4月,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成立了。合唱团目前约有成员80人,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其中有10多个年龄较大的人不识字。这些成员白天忙农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训练。尽管没有演唱基础,但每个人都对合唱抱有极高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仅体现在排练中,更体现在他们对歌曲的深情演绎上。
  合唱团的指导老师李震宏,是大战场镇家喻户晓的音乐老师。他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如:学猫叫、学婴儿哭、学火车鸣笛等,帮助大家练声,达到声音和情感的统一。在他的指导下,合唱团成员们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乐理知识、普通话等。他们通过唱歌寄托情感、表达自我,变得更加自信、更有活力。
农民合唱团,从田间地头走上大屏幕
  李震宏在给学员上课。受访者供图
  5年来,合唱团通过演唱原创歌曲《山川共济》《宁夏人最念党的恩》《家乡的枸杞熟了》等,多层次诠释了黄河的哺育、党和政府的恩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他们的演出,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还成了成员们培养兴趣、化解矛盾、聊天交友、慰藉心理的大舞台,增强了乡村的文化氛围和凝聚力。他们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的农民合唱团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良风气同时也在蔓延。我作为一名曾经在大战场中学任教多年的老师,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大战场的居民,一方面辛勤耕耘着土地,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到各种商贸活动中,成为制造商、服装商贩、化肥销售商等,是小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的繁荣,许多农民家庭积累了可观的财富。然而,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一种精神上的空虚感也在悄然滋生。”李震宏说。
  他曾见过一个农民,原本凭借着多年的辛勤劳动和灵活的商业头脑,积累了近千万的资产。在拥有了这一切之后,这个农民迷失了方向,开始沉迷于刷抖音,追求那些短暂而虚幻的快乐,最终,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诱惑,陷入了赌博等非法活动,不仅输光了所有的家产,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让李震宏痛心疾首的是,这样的例子在大战场并非个例。“许多农民在富裕之后,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渴望寻找一种能够让他们感到充实和满足的生活方式。”
农民合唱团,从田间地头走上大屏幕
  红宝村农民合唱团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震宏开始组织当地农民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合唱、舞蹈、篮球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让他们重拾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战场镇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农民合唱团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
  “大家伙儿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并且重新认识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价值,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李震宏感慨道。
  成长、转变与希望
  合唱团能拍成电影,是李震宏没有想到的事。“导演刘苗苗是我的中学同学,她看了一些关于合唱团的报道后,对这个题材产生了兴趣,就给我打电话,说想拍一部正能量的电影。”李震宏回忆。
  刘苗苗被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她的创作生涯始终与乡村紧密相连。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苗苗看到了一则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报道。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在乡村度过的日子,那些纯朴的村民和田间地头的歌声,激发了她拍摄一部乡村题材电影的想法。
农民合唱团,从田间地头走上大屏幕
  李震宏(右一)与导演刘苗苗(中)。受访者供图
  这时,红宝村农民合唱团进入了她的视线。在经过与李震宏的数次沟通后,刘苗苗来到了红宝村进行实地考察,这一待就是几个月。她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习俗。在这个过程中,刘苗苗发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需求。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刘苗苗的电影项目终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她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故事。其中,敖志强的故事尤为感人。敖志强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这个打击让敖志强和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这是敖志强唯一的孩子,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可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幼子。那几年,敖志强和家人眼中无光,似乎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李震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上门拜访,邀请敖志强前去观看合唱团的表演,并加入其中。慢慢地,敖志强尝试通过唱歌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内心的痛苦。
  在歌声的鼓舞下,敖志强的生活逐渐回到了正轨,他开始积极参与乡村的文艺活动,成为了农民合唱团的一员。“现在,敖志强一家人的脸上有了笑容,眼里也有了光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李震宏欣慰地笑道。在电影中,敖志强化名“朱成”,这个故事打动了无数人。
  刘苗苗还选取了王晓萍的故事作为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线索。王晓萍和他的妻子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重组婚姻过程,但他们通过合唱团的活动逐渐找回了生活乐趣、家庭和谐。
  “王晓萍和妻子都是二婚,俩人各带一个孩子,重组家庭,矛盾不断,家里鸡飞狗跳,王晓萍非常苦闷,总是埋头喝酒,还一度沉迷麻将。”见此情状,李震宏不断劝说王晓萍加入合唱团。王晓萍被乡亲的歌声吸引,也跟着合唱团练习唱歌。很快,王晓萍的妻子也参与了合唱,这之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转变。王晓萍不再沉迷于喝酒、赌博,与妻子的关系也日渐和睦。现在,他们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两个孩子也如同一家人般亲密无间。
  在电影中,还有一个关于成长、转变与希望的故事:秦虎的父亲早早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经济拮据,秦虎早早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常在放学后去打工,帮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但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孤独和迷茫。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正确引导,秦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有时候还会参与打架斗殴。这让秦虎的老师十分担忧,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他回到正轨,但效果并不显著。
  直到有一次,李震宏注意到了秦虎的不同,决定给他更多的帮助。在李震宏的引导下,秦虎开始参与学校的合唱活动,并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在合唱团的锻炼中,他逐渐变得有担当、有责任感。他的变化,让周围人感到惊讶和欣慰。后来,在大家的推荐下,他成为了合唱团的副团长,肩负起领导团队的重任。
  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叫王虎。在李震宏的持续引导下,王虎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如今,王虎已经成功入党,还是大战场村的副主任。他的变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整个村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李震宏骄傲地说。
  大伙儿自己演自己
  影片采用了素人出演的方式,大部分演员都是来自红宝村合唱团的成员,他们的本色出演,使得影片更加灵动。
  “这部电影筹备了三四年,苗苗导演带着团队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个人的想法。她与每一个参与者深入交流,细心地观察着他们的神态、动作,甚至每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寻找最真实的素材。”李震宏回忆,“她总是对我们说,‘不要伪装,不要模仿别人,你就演你自己。’正是这样的原则,让我们的表演更加自然、真实。”
  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顺利,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表演经验的人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饰演李震宏夫人的是他曾经的同学,她的职业是公司职员,从未涉足过影视圈。面对镜头,她紧张得手足无措,甚至忘记了台词,但刘苗苗总是鼓励她:“不要怕,你就演你自己。”
  有一次,李震宏因为找不到角色的感觉,连续NG了二三十次。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三个机位,每个机位都有三个人,加上录音、灯光、化妆等工作人员,几十号人都在等着我,那种被众人注视的感觉,让我几乎想要逃离现场。但苗苗导演没有责怪我,反而耐心地指导我,让我放松下来,找回自己的状态。”
  电影的拍摄周期很短,只有1个月的时间。为了赶进度,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那段时间,我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很多村民白天干农活,晚上拍电影。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相信,这部电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李震宏说。
  李震宏补充道,“在拍摄过程中,大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剧本是用普通话写的,而他们要用固原话来表演,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边拍边改。但正是这样的挑战,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和剧情,也让他们的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农民合唱团,从田间地头走上大屏幕
  电影《六谷儿》拍摄现场。受访者供图
  电影《六谷儿》的故事讲完了,但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歌声,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还传递了乡村振兴的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