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从“小路大夫”到“路奶奶”,她只为不变的承诺……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党柏峰 | 发布时间: 2024-10-07 23:55:56 | 20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29日上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

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

原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

路生梅

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

只身从北京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从医

从一名儿科医生自学成为

“十八般武艺皆通”的全科医生

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

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

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的儿科

……

半个多世纪的坚守

“北京姑娘”路生梅从芳华到白发

从“小路大夫”到“路奶奶”

她的承诺也从“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延续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退休至今,路生梅仍坚持义务接诊

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她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

《中国妇女报》

曾多次对路生梅事迹进行报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路生梅的故事

↓↓↓

 

“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44年1月

路生梅出生在北京后海西沿15号

“我生于1944年,

出生时家里屋檐下

正有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

所以大家就叫我生梅。

与同时代的北京女孩一样,

我在后海划过船,

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

和外国元首捧过花。”

回想起那段时光

路生梅露出了一丝青春少女般的笑容

左图为1968年12月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时的路生梅,右图为2021年1月18日在佳县窑洞接受采访的路生梅。新华社发

品学兼优的她于1963年

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

也就是首都医科大学前身

1968年大学毕业后

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乘火车,搭卡车

一路西行,一路颠簸

来到陕北黄土高原深处的佳县小城

“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服从祖国分配,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她说

这是1968年的北京火车站,图片中左二是路生梅。

那时候的路生梅

只知道陕北革命老区落后

来到佳县后

却发现这里的贫穷程度

超出她的想象

“当时我们的医院

基本是四五排窑洞,

妇产科也就是一个窑洞。

医院里头没有病床,

有的病房四五个病人

都在一个炕上。”

“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

度过四十余年的日子。”

路生梅告诉记者

当时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

这里没有干净的自来水

喝的是毛驴驮来的黄河水

而且限量只供一瓢

陕北人喜睡土炕

虱虫叮咬是习以为常的事

冬天全靠生炕火取暖

她因为不会生火,常常要睡冷炕……

路生梅哭过

但从未退缩过

她说:

“当时我们毕业分配的时候

不是说到艰苦的地方去嘛,

这儿应该就是最艰苦的吧,

在这儿我有施展才华和能力的地方。

既来之,则安之。” 

 

“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一次令路生梅震撼至今的出诊经历

让她做出了

“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承诺

有一次,路生梅

出诊救助一名难产妇女

当她急匆匆赶到时

有个老婆婆正准备

用一把家用剪子来剪脐带

看到这情景

路生梅快步上前一把抢过剪子

一边消毒操作,一边告诉老婆婆

“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

破伤风杆菌就可以顺着脐血进入小孩体内,

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这样的出诊经历深深刺痛着路生梅的心。

“这里的人民需要我!”

一个声音在她的内心深处响彻:

扎根佳县,服务这里的百姓

2021年2月4日,路生梅与同事一起去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一名卧床不起的病人家义诊途中。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那天,她忘却疲惫

在窑洞里的灯光下

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为党工作五十年,

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写进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历经23年

写了不知多少封入党申请书

经受了各种磨难和考验

她入党的决心从未动摇

直到1984年12月24日

路生梅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那一刻,她激动不已,再次落泪

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农家窑洞里,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66岁村民乔爱芬义诊(2021年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我是共产党员,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

有一次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路生梅走了十几里路

摔了四十多跤

到患者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一个麻疹肺炎合并心衰的孩子

病情非常危急

路生梅做了紧急抢救工作

熬过两个晚上

孩子的病情终于平稳下来

像这样被她从死神手里

抢回来的生命不计其数

有一个婴儿在百日咳痉咳期反复窒息

路生梅口对口地为她吸痰

反复进行人工呼吸40余次

终于救活了孩子

为紧急救治一个肠穿孔的病人

她因劳累过度昏睡了一天一夜……

有名获救孩子的母亲为了感谢她

无奈家里拿不出啥好东西

就偷偷照着她的鞋样

一针一线纳了一双布鞋

至今,路生梅也没舍得穿

而是细心珍藏着

“那不是一双鞋垫,

那是老百姓对我沉甸甸的期望。”

路生梅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城(2024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娟 摄

20世纪80年代

大批知青开始陆续回到城市

“我不走,这里的群众需要我。”

路生梅谢绝了几家大医院伸出的橄榄枝

毅然决然留在了贫瘠的黄土高原

“我是共产党员,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

1984年医院分科

路生梅初任妇儿科主任

为了提升医护水平

她东奔西跑、四处筹资

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充电”

路生梅自豪地告诉记者:

“我们这儿条件落后,

我想办法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

提升护理技术。

当时佳县人民医院是全区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

但佳县人民医院小儿科

在全市小儿静脉穿刺上

取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的好成绩。”

工作期间,她主导创办了

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

积极推动县人民医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