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于岁月深处守护不朽文明 他为中国古建筑找回话语权

来源:中国之声 | 作者:孔颖 杨煜 | 发布时间: 2024-10-09 23:59:00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07年,“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建筑作为人类智慧资源的不朽价值,在那一刻终于得到世界的认同和尊重。

  记者:您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王其亨:我们的团队让中国古代建筑没有设计的难题就此解决。那肯定是很兴奋。

  记者:您觉得现在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上“失语症”的问题解决了吗?

  王其亨:没解决,样式雷解决了一部分,但是研究的人太少,我研究的东西就交代给后人了,我对得起祖宗。我不是为这个时代活的,我是为这个民族、为信仰和追求而活的。天天在那跑,每天都有发现,你怎么能坚持不了?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

  一张张图档、图纸背后,凝聚着王其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如今再提起“样式雷”,他依然是滔滔不绝、乐此不疲。王其亨说,这些珍贵图档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王其亨:样式雷这个图就是个无底洞,投入就需要准备,需要大规模的测绘,需要跑相关的文献。而且最关键的是这里头获得的回报,就像福尔摩斯成功地判了一个案又一个案,一张图纸就是判一个案子,你该不该高兴?这种快感是让我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

  给学生们上课的王其亨

  王其亨在天津大学给学生们讲授了40多年的古建筑和样式雷。如今已经77岁的他,依然充满激情与活力地出现在讲台上。

  记者:您现在还测绘吗?

  王其亨:现在爬不动了,一直到大前年,我还尽可能到现场。你问问天大毕业的学生,我从1982年开始教这门课,尽管苦,尽管累,但是老师学生完全打成一片,吃一块吃,爬房子一块爬,干得热火朝天的。

  在测绘现场的王其亨

  在外人眼里,王其亨是一个并不太懂生活的人。听学生们说,采访当天他所穿的浅色棉麻衬衣,已经算得上是先生最体面的衣服了。他平时的生活简单至极,除了查资料、做研究,其他文娱活动一概没有。

  王其亨:我6月11日心脏做了手术,有意识压缩工作量,但是每天也都是那样,晚上都得过1点、2点睡,然后4点多就醒,静不下来,脑子不停地想问题。

  记者:您还有什么其他的兴趣吗?

  王其亨:全都没有,我不需要买衣服,常年不穿袜子,洗澡就是用肥皂,什么洗发膏统统不用,能够节省剩下的钱就是买书,我搬家的时候5卡车书。我现在在家里经常也跟太太生气,我绞尽脑汁在思考,没有疲倦的感觉、没有渴的感觉、没有饿的感觉,太太老是关心我,最后我说,别在这打搅我,她也挺委屈的。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学习乃至从事“样式雷”和中国古建筑研究。当被问到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否已经知足了?王其亨点点头、又摇摇头。他笑着说,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追寻古人的足迹,在潜心研究中与古代建筑隔空对话,让世界了解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是他毕生的心愿和梦想。

  王其亨:我希望分享,这也是我离不开教育口、这么大年纪愿意教书的原因。分享的过程,激发你重新思考。人天天处在这种状况,那就不会为名发愁,为利益发愁,为生命的短暂发愁,我已经尽力做了我可以做的。短短的几十年该怎么活?要尊重自己,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发挥巨大的能量,自我实现。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孔颖。王其亨先生今年刚经历了一场心脏支架手术,采访前我一度担心他的身体情况。然而,当我坐在他面前时,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了。当说起中国古代建筑独特魅力时,他会滔滔不绝地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而聊到那些追捧西方建筑而贬低中国古建的言论,他则紧握双拳,情绪激动到声音颤抖。

  网络上有人称他为“风水大师”,面对这样的称谓,他淡然一笑,在他眼中,风水并不是单纯的迷信,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哲学之中,是中国人建筑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建筑观念与山水紧密相连,通过把握空间和尺度,实现了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采访中,先生常常自嘲,说自己是个怪人,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情,就会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可也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让他在过去的40多年里,在石瓦之间探寻古建奥秘,于岁月深处守护不朽文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