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69岁,爆改二次元,画家于水重启人生下半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 发布时间: 2024-10-10 23:58:08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于水其实是可以独处的人,这也得益于画画。画画需要清净和时间,需要将注意力倾注于笔墨之间,从18岁开始学画后,原本喜欢踢足球、田径的他,逐渐修炼成了一个安静、情绪稳定的人,他可以通过纸、笔、墨和自己对话,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于水画的《红楼梦》人物

画画可以解忧,但不足以排遣老年人的孤寂。因为画画之外,他还要生活,他需要朋友、需要交流,也需要获取信息。过去,他通过报纸、读书获取文化艺术资讯,但现在眼睛花了,精力也没那么足了,啃大部头变得困难,互联网反而成了一个最便捷的渠道。

最开始接触抖音时,于水只觉得这是一个年轻人用来娱乐的东西,刷着刷着,他喜欢的文化艺术内容被大数据推到了眼前,他才发在,在这里,艺术家也可以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玩抖音便也逐渐成了他的一大乐趣所在。

一定程度上,抖音改变了于水的老年生活状态,让他不再失落。他每天发短视频,看网友们在留言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他或点赞、或回复,不再需要外出参加活动和会议,动动手指就可以跟朋友们互动,“这种互动特别轻松,每天也很充实。上了年纪后,活好每一天是基本诉求,每一天的内容需要丰富一些。老年就怕空,没事干反而会老得更快。”于水感慨道。

“都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但最重要的是老有所玩”,于水总觉得,要有好玩的东西,才能不与社会脱节,才能活得更健康长寿,好在,在互联网的创作和互动,让他觉得自己重新置身于人群中,每天都有有趣的事情在发生。

持续创作的动力

于水走上学画的道路,完全是偶然契机。

1955年,于水出生在北京,从小喜欢跑跑跳跳的运动,18岁时,他去同学家玩,对方指着一副黄胄画的驴说,“你别小看这驴,可以换一头真的驴,这个画家很厉害。”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都过得清贫,全部家产可能都没有一头驴值钱,于水心中暗自惊叹“画画还可以这么厉害”,于是有了兴趣,开始跟两个同学一起学画画。

他是自学,拿古代画家的画照着反复临摹。等到19岁,入伍进了东海舰队,就跟舰队美术创作组里的画家请教、学习。当时临近改革开放,部队里提倡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所以他的画多以人物和日常生活场景为主。

于水在海军服役时的照片

学画两年左右,于水的作品只给部队战友看过,大家都觉得挺好,可惜当时没照相机,也没传播的方法,他将一副飞行员拿着飞机模型向小朋友讲解的画寄到了杂志社投稿,直接被选中,作为封底印了出来。这让他受到了莫大鼓舞,有了更大的创作动力。

机遇随之而来,杂志社编辑找他见了个面,带了个脚本,问他能不能画连环画,于水一口应下,便画出了《朱德的故事》,从此走上了连环画创作之路,一画就画了近10年,创作了100多部连环画,包括《离骚》《西游记》《公子扶苏》等,其中《长恨歌》在全国美展拿了铜奖,再版了许多次。在抖音评论区,还不时有粉丝贴上自己珍藏的连环画,还有人带着连环画找他签名。

于水创作的连环画《公子扶苏》

到了1984年,于水决心改画国画,国画与连环画完全是两个画种,从题材的选择、到构图和人物造型都不同,过渡足足花了七八年,于水逐渐摸索研究,入了“新文人”画派,成功转向了国画创作。

于水便这么一路画了50年,画到了现在。“工作是谋生,画画才是所爱”,他“一辈子都在干这事儿(指画画)”,工作之余,他每天画8个小时,出版个人画集,也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举办画展、和同行进行艺术交流。

他的创作热情“全凭一个自己喜欢”,而要将热情延续,要被看到。在于水看来,一个画家创作了一副特别满意的作品时,最期望的是别人看到、有共鸣,这是最幸福的。抖音给他提供了最低的传播成本和此前难以抵达的广阔受众。

过去,画家的作品要被更多人看到,一是办展览,费时费力不说,一场画展能有几百人看到就不错了;二是通过纸媒发表,发表周期至少一周,拿一份有100万读者的纸媒举例,发表之后能有300万人看到已经是极限。但在当下,这都不过如此,于水画好一张图,用手机拍几张照上传,就可能被几百万人看到。

“画家能不停创作下去,只有两点,一个是不停有人表扬你,一个是不停有人买画。买不买画我现在无所谓,只要被更多人看到,我就高兴,就能一直画下去。”于水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