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空气中弥漫着光影与烟火交织的气息。从大栅栏百年影院大观楼的斑驳砖墙,到CBD商圈霓虹闪烁的巨幕;从雁栖湖畔交响乐与草原呼麦的碰撞,到胡同深处老字号飘出的酱菜香——这座城市因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变身一座“电影主题乐园”。一张薄薄的电影票根,不仅承载着银幕上的悲欢离合,更成为串联起餐饮、旅游、文创、住宿的“金钥匙”,掀起一场以光影为名的消费嘉年华。
远方来客贡献票房 拉动城市消费
正在北京参与电影节的一位上海影迷说:“每一张票根都是遇见北京的通行证,每一次打卡都在收藏这座城的文化基因。”
随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响力逐年攀升,这场光影盛宴早已突破地域边界。数据显示,去年有3.5%的观众从上海远道而来,今年跨越1211公里的上海影迷比例升至3.8%,天津影迷以134公里的短途奔赴占据2.5%,更有深圳影迷跨越2162公里进京“追光”。
“外地观众带来的不仅是票房,更是对城市消费的拉动。”北影节策展人沙丹坦言。为此,电影节以电影为轴心,织就一张覆盖文旅、商业、体验的立体网络。携程、同程推出的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线路,将电影体验与长城、故宫串联成线。而同程旅行平台发放的10万份出行券,享受往返北京机票、火车票立减优惠,让“打飞的”看电影成为新潮流。
怀柔区推出30家酒店、72家民宿的优惠套餐,5折至88折的折扣力度诱人,同时精心设计13条“明星打卡同款游” 以及亲子游、研学游线路。乘坐“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穿梭于重点景区和网红打卡地,游客不仅能饱览《战狼2》《流浪地球》等大片的取景地,还能深入体验怀柔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
而北影节的狂欢还延伸至“云端”,小红书、微博上,“每日打卡之星”活动引发全民创作热……北影节让电影文化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全新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