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小长假,多地文旅市场推出票根新玩法。在甘肃省兰州市,马拉松参赛者可享多重优惠;在江苏省南京市,凭5月大型演出票可在200家商户打折……景区人士表示,借助票根经济,客流有望明显增长。
更重要的是,票根经济必须立足本地特色。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产业优势,只有善用这些资源,才能构建真正有竞争力的票根经济模式。
周永博建议,大城市和小城市在“玩法”上要因地制宜。他举例称,像上海、北京,流量大、活动多,适合“高科技联动”,比如F1门票绑定深夜食堂折扣,电影节票根全城600家店通用,拼的是规模和科技感;洛阳、西安这类文旅城市,要把景点IP用透,比如火车票半价游龙门石窟,演唱会观众直接变景区游客,主打“来都来了,多逛几个地方”;小城市往往资源有限,更适合联动特色精准服务,比如给老年人推“银发票根套餐”,低成本把本地商家串起来,“接地气”才是王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票根经济将走向“科技+情感”融合的新阶段。周永博举例称,区块链保证票根不被山寨,看演唱会时扫票根能解锁AR特效,AI还能根据你的票根记录推荐周边商品。优惠也不只是打折,可像北京把票根做成收藏品,或者像深圳用音乐节票根换瑜伽课,让消费“自主成链”。
“说到底,票根经济不能光图短期热闹,要把游客变成‘回头客’,把单次消费变成长期生态,让消费自然延伸。”周永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