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文化产业沃土上,演艺经济正蓬勃发展,让北京构建了以演出为核心的文商旅多元融合的消费新生态。朝阳区不仅拥有诸如工体、鸟巢等演唱会“顶级”场地,也有live house、先锋剧场以及草坪、河岸等更chill(指让人放松身心、远离喧嚣)的演出场所。
Live house的人气带动了周边商业再上一层楼。园区有餐饮公司早就找到黄新,打听福浪未来会在何地开分店,“说是要先过去占个地”。不光是餐饮,很多乐迷和外地乐队也成了附近酒店的会员。一些品牌酒店还找上福浪,想要“联动”起来,更好引流。
这种“票根经济”,也在更多演出中不断尝试。“盛世非凡也在怀柔音乐节上尝试过。”杨梦表示,通过与怀柔万达等周边商家合作,推出凭票根享受优惠的活动,将演艺产业与周边消费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在外地还开了面馆,让大家看完演唱会后还能有地方聚聚、聊聊天,继续看演出的兴奋劲儿。另外,我们也有计划将这个面馆引进北京。”杨梦表示,演唱会的“票根经济”以及延续演唱会消费的方式,他们都有一些想法,也在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以能扩大消费的广度。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作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朝阳区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扩消费、促增长、惠民生的作用,探索“文旅+”新模式。
数据显示,2024年,朝阳区实现旅游收入1545.4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3%,全市排名第一;全年累计举办售票营业性演出约2.2万场,服务观众491.8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8.98亿元,与2023年相比,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增长17.3%、40.7%、147.2%。
朝阳区聚焦“文化赋能、消费升级、产业协同”,实施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行动,力争2025年旅游收入突破1600亿元、接待游客1亿人次。在演艺方面,朝阳区将实施打造演艺策展新高地行动,新增沉浸式演艺空间10家,引入顶级演出1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