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记著名秦汉史专家王子今

来源:光明网 | 作者:老李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46:00 | 1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种商榷性、批评性的文章,难在如何掌握话语尺度。就效果而言,用语的技术性处理,几乎与批评者的动机同样重要。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意气之争,造成有违学术批评初衷的负面影响。子今教授的高明之处是,通篇语气平和,对原译者的尊重之意贯穿始终。我想,众多读者和被子今教授指出了失误的原译者,都可以感受到他作为批评者的善意与厚道。”孙家洲说。

“子今教授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树。这建树不是简单的专著多,细细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势大力沉的感受,很有分量。”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赵凯把王子今的治学风格比喻为“关公舞刀”,“我很荣幸,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兼职多年,有比较多的机会向子今教授请益,‘从长者游’。他的学问,就好像关公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那样厚重有力,他舞起刀来,沉稳而又灵动,轻松驾驭历史研究。”

“将秦汉史研究置于整个古代史的大视域中”

经过先秦时期漫长的积淀,中国历史进入秦汉时期。从秦始皇实现统一至曹丕代汉,这近四个半世纪的文明进程中,最显著的历史标记是帝国的成立和汉文化的繁荣。王子今深深沉浸在这段历史中,把秦汉交通史作为他深耕细作的重点研究领域。

从1981年开始做硕士论文《论秦汉陆路运输》算起,王子今研究秦汉史已有40多个年头了。谈及王子今的学术成就,孙家洲深为钦佩的,就是他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围绕着秦汉交通史这个课题,他投入40多年的时间和精力,持续不断地推出如此众多的高质量学术论著,直接带动一个个学术热点的形成??如此学术景观和学术能量,在当今的历史学界,实在是罕见的。”

考察秦汉时期的政治活动及其随后的政治功绩,不能忽略古代的交通条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子今数次与友人徒步考察秦直道南段,并以多种交通方式,对武关道遗迹、傥骆道遗迹、子午道秦岭北段遗迹等进行实地考察。

1984年4月,王子今靠着一辆自行车,从西安骑行商南,往复考察武关道。这条秦汉魏晋时期的古道,又名商山道,是古代长安经蓝田、商州通向南阳、邓州、荆襄,以至江南和岭南的交通要道,白居易在《登商山最高顶》一诗中这样写道:“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当年,刘邦就是从此入关。

随后,王子今与友人又以骑摩托车与步行交错的方式,实地考察了傥骆道,这是由长安经由秦岭通达汉中、四川的又一驿道。后来,他们还步行考察了秦始皇直道淳化至黄陵段。“秦始皇直道,是从北边长城防线通向关中行政中枢的交通大道,是最高等级的工程遗存,可以看作秦政的纪念。”王子今说。

考察行程颇多艰苦。烈日热汗,蚊虻侵扰,同行者多年之后仍记忆犹新。

“昨看艾蒿店,今在兴隆关。麻湾饿饭处,一别十八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明写下的这几句诗,是对1990年8月与王子今等人一起考察秦直道的回忆,“麻湾饿饭”说的是因为没饭吃,他们一行人曾在黑麻湾林业站乞食。以这些考察成果为基础,王子今与友人合写了《古武关道栈道遗迹调查简报》《陕西丹凤商邑遗址》《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调查简报》等文章,发表于《考古与文物》《考古》《文博》等刊物。王子今还撰写了《秦汉交通史新识》《秦汉交通考古》《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芝车龙马:秦汉交通文化考察》等论著。

王子今的《秦汉交通史稿》,是第一部全面考察秦汉交通史的权威著作。史学界认为,他的研究不仅穷尽和吃透了浩繁分散的传世文献,而且十分重视对考古材料的发掘和利用,并做了大量实地考察,这使得他对秦汉交通史的研究能够超越前人,脱颖而出。

1994年,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秦汉交通史稿》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了增订版。2020年,经再次增订,此书被列入“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

“一本书名相同的学术专著,在26年内由三家出版社分别推出,这在学术史和出版史上是不多见的。而且,三个版本有很大不同,后出者增益甚多,篇章结构也有调整与完善。可以说,三个版本前后相承,却不是简单地吃老本,而是在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上,不断有新的深入和拓展。”孙家洲评述道。

在专注于秦汉交通史的同时,王子今也在不断开拓新的耕耘领域。近些年,他的学术园地可谓百花竞放,比如,研究秦汉社会史的《秦汉称谓研究》《秦汉名物丛考》《插图秦汉儿童史》,研究秦汉思想文化史的《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史记的文化发掘》《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研究秦汉经济史的《秦汉盐史论稿》《秦交通史》,研究秦汉少数民族史和秦汉边疆史的《匈奴经营西域研究》《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等。

“他的作品很多,超过常人。这么多专著,我们就是爬格敲字也很难写出来。用一个词来形容王老师的学术路径,就是‘风卷残云’,写作速度特别快,抓住一个选题就会留下很多学术文章。”赵凯说。

“子今教授将秦汉史研究置于整个古代史的大视域中,不但上下贯通,并且打通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涉猎面极广。”李华瑞说,“他总是有一个更大的历史观照,不是就秦汉史看秦汉史。在我们的交流中,他常会问我宋史的一些问题。他不是突然感兴趣发问的,而是从秦汉史出发,观察这些问题到了隋唐、宋朝是如何发展的,或者关心隋唐人、宋人是如何看待秦汉史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