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乡村的希望在青年,许多青年的希望也在乡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走进乡村,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杨国军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51:00 | 336 次浏览 | 分享到:

乡村的希望在青年,许多青年的希望也在乡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走进乡村,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本版推出3位青年志愿者的故事,讲述他们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他们中有人对农民开展生产技术帮扶,有人通过电商直播将农产品销出大山,还有人用心扶贫济困、关爱留守儿童……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编  者  

田博文采集蜂蜜样本

冉彦玲(右)在花椒基地和种植户进行产品直播调研

黄加荣给学生赠送学习用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博文:

“最忘不了老乡脸上的笑容”

“两年没见,胖了,壮了!”再次见到田博文,杨颖峰紧紧拉住他的手,把他往屋里迎,“快,尝尝我刚灌的新蜜!”

陕西省周至县板房子镇红旗村,阳光明媚,花香四野,红旗村村民杨颖峰的400个蜂箱码得整整齐齐。田博文高兴地说:“杨哥,现在你这规模可大多了,我记得几年前还只有80多箱吧?”杨颖峰说:“那可不,现在咱们村八成村民都养蜂,这都多亏了你们志愿者!”

田博文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18年,田博文担任“农情蜜意??助力秦岭蜂蜜走出深山”志愿项目的负责人,多次带领志愿团队来到红旗村开展中蜂养殖产业生产技术帮扶。

这个项目前后持续8年,志愿者们帮助当地村民引进中囊抗体药物,有效解决了困扰蜂农多年的中蜂囊状幼虫病问题,提升了30%的蜂蜜产量。志愿团队还为村民引进新式活框养殖蜂箱,联系专家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协助蜂农注册成立中蜂养殖合作社,让中蜂养殖成为红旗村致富的“甜蜜”产业。

“这些志愿者娃娃,真能吃苦!”杨颖峰回忆,为了调研村里的产业情况,田博文带领团队自费包车来到村里,白天跑农户,晚上睡帐篷,有时一住就是半个月。

“为了省钱,我们拉着几箱方便面上山,不同口味的吃了个遍。”田博文回忆。为了给村民的蜂蜜?销路,团队还设计了小包装的体验款蜂蜜,推广到网约车上,乘客品尝后可以扫码下单。

2020年,该志愿项目圆满完成,田博文依然挂念红旗村的乡亲们,还跟村民们保持着联络。他说,“销路不畅仍然制约着红旗村的产业发展。只要能帮到乡亲们,我就会一直跟下去。”

“志愿服务要聚焦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田博文说。2017年,他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调研,所见所闻深深打动了这个大二学生,“我在城市长大,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农村和农民,最忘不了老乡脸上的笑容。那时起,志愿助农的种子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5年来,田博文创建了5个志愿服务项目,连续开展并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达3000多个小时。“虽然我们自己很难直接解决农村存在的问题,但学校的专家教授、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就是最大的资源,学生志愿者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找问题、想办法,形成高效、精准、专业的助农方式。”田博文说。

花鸟、山水、楼宇……一片片普通的叶子,居然可以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瞧,老乡们的手多巧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业园,田博文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农民们的叶雕作品。现在,田博文是“叶久弥新??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工艺全产业链研发与助农推广”志愿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听说校友李相龙有叶雕技艺,田博文便联系到他:“这个好学不?我在调研中发现农村有很多闲置劳动力,能不能作为村民的致富手段?”俩人一拍即合。截至目前,该志愿团队已连续3年对陕西省柞水县和山阳县进行志愿帮扶,带动750多人就业。田博文说:“熟练工10分钟就能完成一片叶雕,每人一年就能增收7500元。”

2021年,田博文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这对他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他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探索以项目化形式建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推广‘博士研发、硕士推广、本科调研’三级联动志愿服务模式,深入乡村一线,为农业注入科技动能,以实干为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重庆乡村电商直播青年冉彦玲:

“到乡村来,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个头不高,脸上挂着笑容,小麦色的皮肤……看到记者,冉彦玲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刚从村里过来,这次我们主要去看看玉米的收成,和农民谈好了,等玉米挂须,就要去直播了!”

冉彦玲的家乡,在重庆东南部的一个偏僻村庄。12岁时,她离开农村,外出求学。如今,15年过去,她依然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她在成都一家设计院工作,成为家人的骄傲。然而没过多久,冉彦玲决定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了她最熟悉的农村。她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重庆市荣昌区直升镇。当时,冉彦玲的家人们并不理解:好不容易在城市落了脚,为何又要回到农村?面对质疑和不解,冉彦玲没有犹豫,立刻收拾行囊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凭借此前在学校团委工作的经历,来到直升镇后,冉彦玲组织起当地的青年志愿者团队,给大伙儿普及政策,辅导村里孩子们学习。随着和村民接触越来越多,冉彦玲发现,每到收获季节,如何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是村民面临的难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