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耳朵里的非遗”:歌传文化脉 曲抒家国情

来源:光明网 | 作者:光明网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33:00 | 56 次浏览 | 分享到: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唐时起,宋时兴,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它是革命时期有力的战地宣传武器,也为赞颂新中国留下了美好歌声。2006年,兴国山歌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成为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瑰宝。

小时候,为缓解艰辛生活带来的压力,父亲和不少村民总是唱山歌解闷。受他熏陶,我心中也埋下了山歌的种子。1976年,我初中毕业,因为家里缺劳力而放弃了学业,去生产队挣工分补贴家用。劳作之余,我认真学唱山歌,慢慢成为一名文艺骨干。1977年5月,我成功考入兴国山歌队,从此成为一名正式的山歌手学徒,开始拜师学唱山歌,并随师父到各乡村巡回演出。通过三年的学习,我成为一名职业山歌手。

一直以来,我们县都非常重视对兴国山歌的传承保护。县里组建了山歌表演小分队,也就是现在的兴国山歌理论宣讲队,常年活跃在农村乡镇。我们用通俗易懂的歌谣宣传党的大政方针,让党的政策方针和政府的政策法规随着歌声深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兴国县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山歌手也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精准扶贫新山歌,并在兴国红土地上广为流传。

我常年下乡演出。2014年春季,我曾骑摩托车去兴国县枫边乡西林村开展山歌巡演。这个村子位置非常偏远,有部分通组路没有硬化,山高路陡。当时正值雨季,泥泞难行,有几次我都差点滑倒在地,后来不得不推着车徒步进村。5年后,我又来到这个村巡演,水泥硬化路四通八达,居民住房焕然一新。为此,我们山歌理论小分队特地创作了一首兴国山歌《脱贫大胜仗》:眼前风景吓?惊,精准扶贫成效大,新鲜事物看唔赢,水泥公路环村过……

兴国山歌的繁荣发展也为红色旅游增添了色彩。近年来,我们县精心创作编排了一批红色文艺作品,在兴国的各个红色旅游场所,游客们聆听革命故事的时候都能够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有不少游客虽然是第一次听,也不太能听得懂歌词,但却深深沉浸于美好的歌声中。

兴国山歌既“酿造”了古老文化的芬芳,也闪耀着红色记忆的光芒。作为一名兴国山歌非遗传承人,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好兴国山歌,为振兴乡村文化事业尽一份力量。

和傈僳族民歌结缘半世纪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傈僳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李学华

小时候,村里的老人们总是唱着优美又神秘的山歌,令我心生向往,于是,我缠着他们教我唱歌。傈僳族民歌有很多种类,包括木刮、摆时、优叶等,大家走在山间、田间、水边,心有所感便会唱出来。大大小小的节日、集会、婚丧嫁娶、喜庆丰收等都离不开歌声的陪伴。歌声是傈僳族人民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成了记录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的“声音画卷”。

从7岁开始,我和傈僳族民歌结缘已经半个多世纪。不论是传情达意的歌曲、古歌、叙事长诗,还是即兴编唱,我都非常熟练。烦恼时拿起弹拨乐器“起奔”高歌一曲,就什么情绪都丢在脑后了。

改革开放后,文艺演出也迎来了春天。1990年,在政府支持下,我参与组建了泸水县(现泸水市)泸峰民间艺术团,后来担任团长。开始时经费有限,我们没有排练场地,就自己想办法找地方练习,四处奔波演出。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来怒江旅游的人多了起来,大家都对原汁原味的傈僳族文化很感兴趣,我们的商业演出也越来越多。收入高了,演出团的团员们积极性也高了不少。

傈僳族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唱起了时代新歌。尤其这几年,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崭新的公路越修越开阔、新楼房盖得越来越多、村里手把手教群众学技术、村民们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增收致富……这些切切实实的好处,让我心里充满喜悦,便想用歌声唱出所见所闻。同时,不少老乡对有的政策不明白,作为三岔河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我觉得我有责任为他们科普宣传。于是,我用汉语和傈僳语双语编写了不少傈僳族民歌宣传重要政策,比如《党的政策阿克几》《脱贫摘帽阿克几》(“阿克几”,傈僳语“实在好”)等等。同时,我也用傈僳族民歌元素创作了许多新民歌,比如《打猎调》《阿子达》《阿弟罗》等等。

这些年,我带着徒弟们到怒江州各地的培训班传授“起奔”弹奏和傈僳族民歌演唱技艺,也有不少傈僳族文化研究机构和专家对傈僳族民歌非常关注。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傈僳族民歌,但我们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能留下来学唱歌的人少了很多,系统培养传承者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古歌和叙事长诗,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紧迫问题,这让我很揪心。

现在我年纪大了,但会坚持唱下去,也希望有更多人对傈僳族历史文化感兴趣,参与到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