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发时代之先声
如今提到漆
多数人都会想到刺鼻的化学涂料
其实,传统的漆原料源于天然
大漆产自漆树,质地温和
防腐、抗菌、防水、隔热
用它髹涂后的器物
不止色泽温润庄重、造型美观
且能百年不朽
小至杯碗首饰,大至桌椅屏风
都能用它造就
雕漆工艺,始于唐代
距今已经有1400年左右的时光
是以大漆为原料
在胎体上一层层涂堆到适当厚度
再进行加工雕刻的技艺
那些传世的雕漆佳作
即便经过了千百年时光的洗礼
仍闪动着幽幽的光泽
色彩深邃,触感温润
让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1980年,15岁的李志刚
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业高中
开始学习雕漆技艺
毕业后就进入到了工厂参与
雕漆艺术品的生产与制作
李志刚记得
80年代的雕漆厂子里
到处堆满了各种雕漆产品
彼时雕漆艺术品的生产一片火热
到了90年代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传统手工艺品市场水土不服
雕漆工艺举步维艰
有人下海经商,有人转行谋生
在放弃与坚守之间
李志刚选择了坚守
1999年,澳门回归
他设计的“花好月圆”雕漆大盘
成了北京市送给澳门特区的礼品
颐和园与妈祖庙的风光
在漆红色之中交相辉映
随后,他又为中南海的怀仁堂
设计出总面积近20平方米
3块组合式雕漆大壁画《四合如意》
正是这两件作品的完成
坚定了当时还是业内新人的李志刚
继续坚守住雕漆这门技艺的决心
还有一件作品
对于李志刚来说意义非凡
它叫《漆母》
如同一位站立着的
眼神中充满慈爱和温暖
的哺乳期的母亲
乳房部位绘以舒畅的流水纹
寓意着乳汁哺育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也表达了李志刚对大漆的敬畏
《漆母》的出现引发了行业内不小的争议
过去,从未有人用这样的方式
诠释雕漆这项工艺
李志刚希望能引发更多设计者的思考
从而赋予传统工艺美术别样的表达
在传承的同时如何创新
是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也是他在新时代秉承的匠心
回看40年的雕漆之路
李志刚心中留下了八个字
敬畏认真,人生有果
对行业抱有敬畏之心
不断坚守,不停钻研
定能收获最终的果实
除了地上跑的,上海车展还有天上“飞”的
中国商业航天提速
《洛阳:天下之中》新书首发式在河南洛阳举办
艺术在南山·大地艺术季开幕
星光璀璨,荣耀加冕——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
科交会上看未来
“夜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空中的士”飞入现实
《大宋梦华录——宋代人的生活美学》新书正式发布
李彦宏发布两大新模型、多款热门AI应用,帮助开发者全面拥抱MCP
机器人“选手”来了!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烟火街巷里的书店
青年漫画家白茶:希望把自己心里对于爱、成长、陪伴的真实感受带到大家面前
跨境电商海外“破圈” “中国制造”难被替代
“时代面孔思享汇”首期在京成功举办,聚焦AI破局之战
“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