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展现青春风采,在科研一线追梦奔跑

来源: | 作者:老李 | 发布时间: 2023-07-08 19:41:00 | 27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4月,35岁的黄帆凭借“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激光测距成像系统”项目,在科技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上,斩获总决赛最高奖项。“激光雷达测距中,为了分辨不同像素的光源,通常需要多路传感器,不仅成本提高而且会互相干扰削弱信号,我们的技术是只用一个传感器接受所有光源,通过算法还原图像,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信号。”黄帆说,除了用于农业生产,该项目也在智能驾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可以在雨雪天、雾霾天等恶劣环境下实现500米以上物体测距及成像功能。

黄帆是一名留学归国创业青年。他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一直在激光照明和成像领域钻研深耕,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博士毕业的2015年,他站到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是更改国籍留下,还是回国从事科研?“我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学以报国。”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当年9月,黄帆和同学参加了苏州市政府在法国举办的“赢在苏州”创新创业大赛(欧洲站),凭借激光传感器项目获得一等奖,就此与苏州结缘,带着5名博士同学一起归国创业。

创业之初,黄帆就致力于原始创新,希望实现从“0到1”的突破。和汽车上标配的LED灯、氙灯相比,激光大灯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研发出高质量的激光汽车大灯,是黄帆回国创业发起的第一个项目。

“创新没有捷径可走,科研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坚持到底才能柳暗花明。”黄帆说,从2016年到2019年,他和团队成员们从研究市场定位着手,一遍遍打磨加工工艺、尝试了上百种材料、做出三代产品,最终研发出一款能耐受强光冲击的人工陶瓷材料,从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产业化,不但在激光大灯领域占领国内市场最大份额,还出口到海外市场。

创业以来,黄帆先后吸引了多名海外归国博士加入自己的团队,大家因为有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并肩作战。这支近70人的年轻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今年5月,黄帆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用更多科研创新回报祖国,是青年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他说。

卢琪:

“研发新技术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要争取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虽然公司总部在重庆,但卢琪每个月只在这里待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外奔波。90后卢琪是一名北京小伙,担任达瓦未来(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致力于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研发。

爱折腾、好创新,他从大学开始就与众不同。2011年,卢琪在学校创新大赛里赢得1万多元奖金,从此开始试水创业。因为热爱虚拟现实,卢琪决定进军这个领域,在2014年创立达瓦未来(北京)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很多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但并不对外开放,国内不少公司往往“一买了之”。卢琪心有不甘,从一开始就笃定要自主研发。

创业之路并不平坦,起初几年,公司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却没有市场,一直在“烧钱”。“没有人相信我们,他们觉得这种技术不可能被一家初创的小公司掌握。”回忆当时情形,卢琪告诉记者,公司一度交不起2000元的电费,自己只好卖车“求生”。

2018年,创业终于迎来转机。当时,重庆市永川区赴北京举行招商推介会,一番交流后,卢琪与当地一拍即合,达瓦重庆公司正式在永川成立。各方予以大力支持,为卢琪解决资金、人才等需求缺口,公司驶入发展快车道。

“实时数字人”是他们研发的成果之一??在专门的摄影棚里,一名工作人员穿戴整套“黑科技”设备,全身共有57个反光点轻巧的装置,他的每个动作都能被及时捕捉,并通过实时影像技术再现一个虚拟的自己。卢琪介绍,“实时数字人”可广泛应用于数字影视、虚拟偶像、虚拟演播等领域,实时影像技术可大幅提升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的规模生产效率,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卢琪带领达瓦公司从1000多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参与“国庆70周年阅兵模拟仿真系统”建设,提高阅兵预演效率。团队还助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建设数字化推演演练系统,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种科技成果,让开幕式团队预览各种表演方案三维效果,减少人力消耗……

基于在促进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作出的贡献,今年5月,卢琪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对于未来,卢琪希望搭建通用数字框架,把公司的技术向行业开放,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更多人像用傻瓜相机一样轻松使用虚拟技术。“研发新技术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要争取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卢琪说。

尽管获得不少荣誉,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卢琪却很谦虚:“逆境时知道难关在哪里,顺境时却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他仍然保持着初创时的锐气与淡定,积极开拓新事业,看淡过往荣誉。“争其自然,顺其自然。”他的微信签名如是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