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发时代之先声
“你现在还相信奇迹吗?”
“Of course——”
一个听起来有些虚弱的声音
给出了一个乐观坚定
但又充满心酸的答案
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
再过几个月
蔡磊被确诊为渐冻症即将满5年
6月中旬,记者在家中见到了蔡磊
这是他刚刚从ICU出院后的首次采访
“本来不打算接受专访了,
身体状况也不允许,
但是为渐冻症发声,
是我的责任,那就撑撑吧。”
蔡磊尖细的声音
却有力地道出了
一个坚守者的无奈与执着
2019年秋天
蔡磊被确诊渐冻症
时年只有41岁
这位曾活跃在商业领域的精英
如今成了很多渐冻症患者的主心骨
为推动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
他把一天当十天用
几年来做了十多件“大事”
搭建渐冻症患者科研大数据平台
建立渐冻症动物实验基地
搭建高效进行临床招募
和药效评价的系统平台
渐冻症患者科研样本平台
……
但是
这种拼搏的日子正渐行渐远
身体一天天被“冻住”
他依然与时间赛跑
一点点拼出推动研发的新进展
就在上个月
他住进了ICU病房
病因是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感冒
却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24小时输液、戴呼吸机
反复的痉挛、窒息
让他度秒如年、生不如死
蔡磊说,他脑中闪现出无数个问题
“如果这次扛不过去,
夫人、孩子、家人
还能否依然快乐幸福生活?”
“我的团队是否会迷茫,
会不会继续作战?”
“病友如果知道我死了,
还能不能团结在一起?”
......
他此时的音调更高了
“我要活下来,这份事业还需要我,
家人需要我,战斗不能停”
在过去30年内
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
从突破的角度来说
几乎全部失败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
仍然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科研的特点就是这样,失败是常态。”
他发起成立的“渐愈互助之家”
目前触达约一万五千名渐冻症患者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专业医学能力
为患者生成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档案
并支持参与最新临床研究
以及专家咨询、基因检测解读等
他发起的渐冻症动物实验基地
利用SOD1、TDP-43型小鼠
大幅加快了药物测试速度
快速验证药效
还有临床招募和药效评价的系统平台
渐冻症患者科研样本平台等等
让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蔡磊说
距离成功多远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
自己所能做的,只有“奔跑”
2022年9月
蔡磊宣布
志愿捐赠自己的遗体和脑脊髓组织
约1000位病友和他一起签署了遗体捐赠书
他们用自身生命为下一代人争取希望
蔡磊认为
目前困难不仅来自技术
更在于尚有很多人
对渐冻症等罕见病攻克的意义不理解
“不少人甚至质疑,
为何要费这么大力气,
去解决这个没有太大用的难题?”
他说
事实上渐冻症作为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
对于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
乃至几十种神经肌肉疾病
对于3亿罕见病患者的生命救治意义
都非同寻常
每说四五句话
蔡磊就要停顿一下
哪怕吞咽一次口水都很难
但他仍然竭尽全力地发声:
“我知道每个病友都面对着绝望,
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放弃,
因为过往没有任何一个人
能得到有效救治,
每天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和折磨。
现在不一样了,
在国家关心下,
这个时代科技迅速发展,
我们不要放弃,我们要努力,
攻克渐冻症的愿望从未改变,
我现在依然相信奇迹!
好好活着!期待能重新健康,
拥抱家人、朋友和这个世界”
(记者:屈萌 常兆媛 郭宇靖)
探寻潮阳剪刀下的文化密码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 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北京启动
清华大学汤珂: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破解工业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难题
从“秀场”到“工厂”,机器人工业应用加速
北京人艺重排反战主题话剧
更懂“人心”的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一个音乐IP,如何引爆一座城?
《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冲击800场演出 这些爆款舞剧凭什么一路长红
奇瑞汽车张国忠:全品牌矩阵彰显“智”造实力 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科幻片场景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探馆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回望历史 正义必胜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
“夜游锦江”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
老服装厂蝶变:智能工厂如何实现“一人一版”全球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