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入选全国“最美教师”,为什么是甲子之年的他?

来源:潮新闻 | 作者:姜晓蓉 纪驭亚 | 发布时间: 2024-09-13 22:42:06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受伤后为什么皮肤会自行愈合?”“为什么蜥蜴断尾能长出一条尾巴,而不是两条?”李校堃团队的答案是:有一种神奇的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它能治疗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让损伤的皮肤得以较完美修复。说得通俗一些,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让伤口“好得快”。

李校堃带着团队成员做实验。温州医科大学 供图

30年前,国内外几乎没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当李校堃把研究方向瞄准这个领域时,并不被看好。有人泼冷水,说这个科研领域不是热点,很难出成果。

那时候,李校堃正好要被引进到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的眼视光也是眼科里不被重视的研究领域,但学校的眼视光团队仍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李校堃觉得,研究的领域无关大小,最重要的是对人类、对国家是否有用。“我下定决心要用毕生精力研究生长因子,因为‘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两件事儿,可能也就能干一件事’。”这是李校堃的韧性。

认准的事,就全力以赴。

他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有时为了做一个关键性的实验或者等待一个关键的数据,他们在实验室席地而睡;有时为了一个议题,一个好的想法,团队成员探讨至凌晨。

终于,他带领的团队攻克了生长因子成药难题,研发出国际上首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全面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

2019年,李校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出生的他,也被视作院士中的“后浪”。不料,2021年3月,李校堃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急诊抢救室。

刚刚醒来,他的第一句话是:“快给我抽血,可以当作科研样本分析……”在他患病不同阶段抽取的全周期血液,可以用作进一步深化“生长因子”在脑部疾病及神经康复方面的研究。

参加青科会、入驻“瓯越院士之家”、签约“浙南美谷”、为中国基因药谷揭牌……这几年,李校堃依旧活跃在生物医药的前沿。

“不能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不能把奖项锁在抽屉里。”李校堃经常说,必须勇于挑起担子,把技术成果转变为产业价值,让研究真正服务国家、回报人民。

李校堃在实验室。图源 温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李校堃发起公益项目“肤生工程”,为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务,先后在青海玉树、西藏那曲、福建福鼎、陕西富平以及温州文成、泰顺等5省(区)建立了60余个创面修复救助点,带领专家医疗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义诊活动。

虽然自己身体不好,但李校堃坚持到义诊一线。有些救助点偏远,下飞机后换乘汽车,路上要花费十多个小时。

一到救助点,李校堃顾不上休息,立马开展义诊慈善活动,指导临床医生用药。“不少老人的伤口在腿部,为了看清楚伤口,校长习惯蹲下去,颤颤巍巍的,有时候自己也需要人扶一把。”研究生厉丁玮跟着李校堃跑了不少慈善活动,这些细节让他动容。

这些年,李校堃所牵头的生长因子研究项目屡屡斩获大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每次提到这些,李校堃总是谦虚地说“还有很多事要做。”

03  

Tag three:李校长

“来,我们加一下微信。”“来温州,我们一起干!”在青年科学家峰会,在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这些诚挚的邀请,成了李校堃的口头禅。

时针回拨到2004年,李校堃也曾接到一次重要的邀请。邀请李校堃的,正是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

在那之前,李校堃对温州并不了解。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只知道温州人做生意很厉害。“我一个做研究的,去温州做什么?”那时,李校堃是暨南大学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而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成立才两三年。

直到今天,瞿佳四下广州邀请李校堃,仍然是一段佳话。为了表达诚意,李校堃人还没到,温州医学院就投了2000多万元建设实验室。

李校堃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他的追梦之路。和李校堃一起来的,还有一批年轻优秀的科研人才。

“李老师在学业上给了很多帮助,生活上也很关心我,我愿意跟着他到温州,一起做点事。”黄志锋是当年追随李校堃来到温医大的学生之一。2005年,作为暨南大学唯一一名获得提前毕业资格的硕士研究生,黄志锋在广州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不难,但他的决定让所有人意外。

李校堃与他的团队成员。图源 温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现在回想起来,那更像团队记忆中的“光辉岁月”,大家披荆斩棘,踌躇满志。

早上8点到凌晨2点,是团队常态的工作时间,学校周边的夜宵店老板,几乎都认识这群“夜猫子”。新校区宿舍没建好,来回跑不方便,他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了幢农民房,团队十多个人都住在这里,有时灵感突然来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马上开始。

20年过去,李校堃的团队从最初10余人,发展到目前100多人。不少成员已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等各类人才。

李校堃说,科学家的学术突破大都是在青年时期产生的,要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要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大家都知道,一些重大实验,让有经验的骨干成员去做,效率高也节约成本。但这样不行。”李校堃说,要把年轻人推到第一线。

陈高帜是团队88年出生的成员。博士毕业后,他面前放着一道选择题——一个是从现成研究课题里挑一个,前景相对可以预期;另一个是接手温医大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进行的FGF23课题,困难重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