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红石榴”张晓燕,获国家表彰

来源:长安街知事 | 作者:长安街知事 | 发布时间: 2024-09-30 21:18:13 | 8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在梳理古代、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在嘉峪关,民族团结进步、民族融合发展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很有名的就是藏胞报矿的故事。”张晓燕说。

嘉峪关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1955年秋,原西北地质局645队地质员秦士伟等同志,就是经藏胞报矿后发现了桦树沟铁矿。同年12月,甘肃省委将该地命名为镜铁山,镜铁山矿正是嘉峪关这座城市的创业起点。

每每看到这样的资料,或是在讲解中遇到有趣的提问,张晓燕都会记录下来、深入探究,积少成多、汇涓成河。

参与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为张晓燕学习和发挥才能的另一个契机。期间,她和同事设计多个文创产品,巧妙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其中。

“比如我们设计了一款茶叶,叫定城砖桑叶茶。嘉峪关魏晋墓旁有一个桑园,1700多年前那里就种桑养蚕,墓葬里砖壁画上记录的就是鲜卑等族人采桑护桑的画面。我们用桑树做成茶叶,茶饼的形状取自嘉峪关关城充满传奇色彩的‘定城砖’,因此起名定城砖桑叶茶。”张晓燕兴奋地说道,“你看,定城砖是嘉峪关的标志之一,采桑的历史又表明嘉峪关自古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把这些元素都凝聚在了一块茶饼之中。”

这段工作经历,也为张晓燕整理多年积累提供了思路。2022年初,张晓燕编著的《交融·交汇·交响——嘉峪关文物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出版。她选取了90件嘉峪关境内的文物,讲述文物背后民族交往交流的故事。

“我给这本书起了一个副标题——嘉峪关下牧草与麦浪的交响,牧草和麦浪代表游牧和农耕两种文化,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就是在这交响乐般的互动当中越来越紧密。”

今年4月,张晓燕被聘为“红石榴”宣讲团成员。受访者供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晓燕仍在努力的路上。这些年,她出版个人专著,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承担省市级课题10项,策划“我在嘉峪关修长城”戈壁石艺画主题文创展……

而对于讲解员这个“老本行”,张晓燕的想法很单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工作、融入日常,在每一次讲解中讲好长城故事,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用点滴的力量影响更多人,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添砖加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