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守一缕文脉,倾一世芳华——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

来源:中国电视报 | 作者:刘征 孙莲莲 韩平王莺歌 匡雪 | 发布时间: 2024-10-10 23:58:49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北京初秋,清晨,微雨。

  93岁的常沙娜像往常一样,一边哼着歌一边亲手整理好床铺。见到前来拜访的记者,她愉快地接过鲜花,迫不及待地要插进花瓶。“你们不用管,我自己来。”之后,她拿起剪刀,修剪花朵,一枝枝插好,露出满意的笑容……

  优雅地老去,是很多女性的梦想,常沙娜做到了。发髻银白,气质从容,有亲切的慈祥,也保持着童真童趣。93岁的她已经忘却了很多事,但说起敦煌,她的眼里就有了光。一梦入敦煌,一眼望千年。“敦煌少女”,依旧对那片土地心驰神往。

  谈话从不久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北京到巴黎”精品节目音像制品发布活动开始。这次活动中,常沙娜从总台台长慎海雄手中接过荣誉证书,被法国国家奥林匹克和体育委员会、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国职业足球联盟共同授予“从北京到巴黎——中法人文交流终身成就荣誉”。“我的名字就与法国有关,是里昂一条河流的名字。我爸爸后来一直在沙漠,人家就说‘沙娜’是沙漠里一朵婀娜多姿的花。”

  从巴黎到敦煌

  一份永恒的中法记忆

  常沙娜身上有很多标签,“敦煌少女”、人民大会堂装饰设计师、新中国第一份国礼设计师、林徽因先生的得意门生…… 但她说自己的一生只有一个身份,就是父亲常书鸿告诉她的:“沙娜,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

  常沙娜与法国的渊源,离不开她的父亲——“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1933年,幼年常沙娜与父母在巴黎。

  1904年出生的常书鸿自幼喜爱绘画。1927年,他从西子湖畔漂洋过海到法国求学。留法10年间,常书鸿的画作多次跻身法国国家沙龙展,更有作品被收入法国国家博物馆。曾有人预言,只要常书鸿在巴黎待下去,一定会成为世界级的大画家。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35年的一天,常书鸿在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敦煌石窟图录》,由此与敦煌结缘。“爸爸说我是中国人,这么精彩的壁画彩塑我都不知道,我数典忘祖。”隔年,常书鸿便只身搭上了归国的列车。

  △幼年常沙娜在巴黎

  常沙娜1931年在法国里昂出生。出生第二年,她随父母搬到巴黎,在此生活到6岁,度过了快乐的童年。1937年,常沙娜追随父亲,从生活优渥的法国回到祖国,之后辗转来到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敦煌。

  风沙大漠中,常沙娜迷上了临摹敦煌壁画,并展现出惊人的天赋。“那个时候不叫莫高窟,叫千佛洞。我记得洞子里头黑乎乎的,我进去以后看了很多壁画、彩塑,还有各种装饰图案,我特别高兴,每天在里头画啊画。”这段经历,让她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让她产生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严谨态度。

  △1942年时的莫高窟,常沙娜的父亲常书鸿爬梯子进窟。

  虽然只在法国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但除了名字,常沙娜与法国的缘分还在继续。曾经历亲人离去,也曾经历疾病的她,喜欢用一句法语“C′est la vie”鼓励自己。“这是我父母当年常说的一句法语,意思是——这就是人生。我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无论好坏,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出生在法国、在中国文化养分中成长的常沙娜,仍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着贡献。很多法国艺术工作者,因为她的作品,爱上敦煌,来到敦煌,探索敦煌。“我已经93岁了,很多中法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我去参加。我希望通过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让世界看见我们文明的伟大之处,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新中国第一批国礼

  敦煌的鸽子飞向世界

  有评论这样形容常沙娜:“她的个人命运折射着中国现代美术和艺术设计的一段深刻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美国留学的常沙娜来不及完成学业,就用她打工挣的钱买了一张船票,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

  △1950年11月,常沙娜回国途中。

  回国后,常沙娜协助父亲在紫禁城的午门城楼上举办了一场“敦煌艺术展”,从此和林徽因结缘。林徽因欣赏常沙娜的才华,决定破格聘她担任清华大学营建系工艺美术教研组助教,也是自己的助手。当常沙娜挽着林徽因一步一步走上午门的台阶,开启的不仅是一段美好的师生情,她的艺术之路更由此从绘画转向了工艺美术设计。

  走进常沙娜的住所,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摆在客厅门口的景泰蓝和平鸽大盘,这是20世纪50年代,常沙娜为新中国承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设计的纪念礼品。

  △常沙娜设计的景泰蓝和平鸽大盘

  当时,毕加索的鸽子在表现和平主题上非常有影响力,但林徽因告诉常沙娜,如果用和平鸽,就要有民族的元素,要与西方的和平鸽不一样,不要用毕加索的鸽子。

  林徽因的话给常沙娜带来很大触动,她从敦煌隋代洞窟的藻井中找到灵感,以敦煌壁画上的鸽子为主要元素,设计了景泰蓝和平鸽大盘、和平鸽丝巾等一系列礼品,赢得了外宾的高度赞誉。

  △常沙娜展示她设计的和平鸽丝巾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国礼,也是敦煌艺术第一次进入日用品设计。要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之美并与之共生共存——林徽因提出的将敦煌元素应用于生活和现代工艺的建议,为常沙娜开启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设计之路。直到今天,九旬高龄的她仍然孜孜以求,将敦煌艺术带入更多人的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