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来看来,五大洋其实正好把大陆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岛屿”,这些岛屿被语言、种族隔绝开来,文化却用一种互通的力量,让它们紧密相连。“文化各自具有独特性,但文明就是全人类共享的成果。所以我们喜欢希腊,喜欢希腊的那片海,也是对那样一种文明发端的憧憬。”
阿来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人人都是一个岛屿,有些时候需要“打开”自己,和别人沟通。“尤其写作的人,应该具有‘随时变成一座孤岛’的能力,但是我们随时也可以影响另一座岛屿。”
文学家要对世界表现最大的诚意
在2024年尾声,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阿来回答了一些“热点”话题,比如文学出海。“文学出海是润物无声的,不要操之过急,这是自然发生的。”他认为,当文学自身的品质、自身的气象都达到较高水准时,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海外读者去阅读;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准,“强塞”给别人也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阿来觉得,在国内反响很好的文学作品,翻译到海外,外国读者自然也能产生兴趣,去主动阅读。海外和国内的文化市场存在一些共同的特性。
近两年,读者也会看到阿来出现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比如在“阿来书房”做线上直播课。
阿来说,他并不排斥这些新媒体传播方式,但自己也不会过问、操心。传播的事情,就交给专门的团队去负责。
2024年,人们热衷于讨论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改变。AI会对文艺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阿来很直率地表示,操心讨论“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什么”没有必要,因为“该来的要来”。“对于AI,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它的进化会不会超出人的控制,除此之外没什么好说的。”
写完一本书就立马奔赴下一本书,一直是阿来的创作状态。他提到,写作是一个重新建构“健康的自己”的过程。
“人需要不断建设自己,变得更加宽广、丰富一点,也包括更加健康。这个健康不光是指身体,思想、情绪等其实都很重要。我们人是需要某种幸福感,是需要成就的,必须在不同的方向量力而行,做自己。”
在阿来心中,文学家要对世界表现最大的诚意。“希望这个世界好,希望这个世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