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网络弄潮“说书人”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彭景晖、李丹阳、安胜蓝、殷泽昊 | 发布时间: 2025-01-07 23:18:29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她向记者讲述粉丝互动的故事时入了神,咖啡端在手中摇晃了很久,直到漾出来:第一次推出文博笔记,评论区里粉丝认真指出了一处关于古希腊酒杯的错误。评论的“楼层”依次铺开,很多粉丝认真分析了那个错,还有认同博主说法的粉丝与之争论起来。理性探讨的评论区,触动了栾出青心中感性的部分。“在网络世界及真实世界的一个个角落里,原来藏着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几年来在大都市生活、离老家上千公里,单身又略“社恐”的女青年体会到“久违的、来自群体的、熨帖的关心”。

  为了这份“踏实的小确幸”,栾出青决定进军更厚更晦涩的历史典籍。2025年元旦,她更新了“搬运工计划”,准备在长假期间飞往大洋彼岸,那里有不列颠博物馆、卢浮宫。

  “做博主是一个与粉丝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要输出信息和知识,向公众进行文化传播;另一方面要根据粉丝反馈不断汲取新经验,把内容做得更严谨、更丰富。”这是许多博主的共识。

  评论区这个新颖的交流场域,是博主和网友互动的集中地,很多观点和想法在这里碰撞产生。“访古”类博主、00后青年周颖对此深信不疑。每一期内容推出后,她都逐条查看粉丝留言。“有争鸣、有建议,像大学里的学术讨论。”她一一记下,把领会的想法、迸发的灵感写进下一部脚本。

  与栾出青不一样的是,她更注重所做内容及粉丝互动带来的市场化效果——这位长期稳定输出优质内容的博主,已与几家文博单位签约,负责一些文化项目的推广。她的每一条内容,都能给自己带来1500元左右的收入。想扎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女青年,由此多了一道经济保障。

  一家文博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选中周颖来做文物知识的“说书人”,源于她同时具备外行的好奇眼光和内行的钻研精神,讲解壁画、神龛,往往“内容炸裂、思路清奇”。这是他们这些内行人长期以来缺乏又孜孜以求的东西。

  交互式分享还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博主和受众之间形成相对紧密的关系纽带,粉丝成员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良性交互使网络中的虚拟关系更加接近于线下,同时有利于全民学习氛围的形成。

  一些学者还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生活相通的流行元素,催化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以传统文化为中心衍生出的古风音乐圈、配音圈、汉服圈、手作圈等社交群体,为年轻人提供了交流和交友的平台。“它们都是因文化自信而建立,又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阵地。”类似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赞同。

  “零食”还是“正餐”?

  在传统文化浸润几千年的中国大地上,城市森林早已拔地而起。学习、工作、居住等功能,被分隔在林立的高楼中。连接它们的是穿梭的车流、飞驰的地铁、熙来攘往的街道。

  生活节奏提速,奔波的青年人,能否在生活中摆放一张安静的书桌?很多人把它“摆”在了乘坐地铁、等待航班、工作闲暇时那5分钟、10分钟的零碎时间里。

  博主们看到了这样的机遇,于是趁此良机,把自己精心“翻译”制作的,甚至是量身定制的5分钟、10分钟作品,放到了那一张张“书桌”上。

  然而在“书桌”上被选中,并非易事。

  困难主要来自注意力资源的稀缺。“再厉害的博主,也没有赢得注意力的绝对信心。”00后博主“一枚香草”描述道,“手机用户手指一划,你的努力就划没了。”受众的注意力犹如判官,在海量的信息内容中,那停顿于某个视频、某条笔记的几秒钟,决定着博主一次内容输出的成败。

  “一枚香草”深知纯理论灌输易使人疲惫、平淡无奇的呈现方式无法吸睛,故巧借故事、动画、幽默语言等“调味剂”,努力提升着视频的趣味性,且特别注重开头几秒的视觉冲击和话题角度。她的“古代撸猫史”“和亲公主”系列作品,选题剑走偏锋又贴近生活,精美人物立绘、生动AE动画配合着俏皮配音,将历史场景鲜活呈现,这为她在获取受众注意力方面积攒了不少经验。她很少停下脚步,也时常提醒自己,“再偏再冷门的‘赛道’上,也拥塞着生产雷同内容的博主”。

  困难也来自时间碎片化与知识完整性的矛盾。“‘书桌’时间是散装的,知识体系是整装的,适配太难了!”90后博主“金月诗阁”想讲苏东坡,但发现12个视频组成的系列作品,难以吸引受众连续12次观看;而合成一个长视频后,很多受众又被缓慢的进度条“劝退”。

  然而,也有博主坚持着、坚守着,他们没有因为当下网络碎片化阅读习惯,而放弃“深度内容赛道”。一位领读《十三经》的博主,在介绍《尚书》时深情讲述道:“我手中的《尚书》,历朝历代读书人案头的《尚书》,都来自2000多年前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者的口述……2000年来的每一位读书人,都在屏息凝神,生怕一个恍惚,一段故事就化作一阵风。”

  在历史文化的知识传播场域,让受众加长“书桌”时间,还是让博主缩短内容篇幅?或许,来一场相互理解、共同合作的正和博弈,适逢其时。

  90后长视频博主白璐认为,无论技术如何革新,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的知识瑰宝,绝不是唾手可得的。古往今来,读书人唯有笃信且秉持“书山有路勤为径”,才有可能叩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在地铁上扫几眼,在咖啡厅刷几条,只能浅尝辄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