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李雯雯:冠军归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徐鹏远 | 发布时间: 2025-01-07 23:28:51 | 10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过压力并未就此烟消云散。奥运会始终是竞技体育最大的舞台,四年一届的周期又让它在职业选手的运动生涯里如此有限,一朝错失,有可能就是终生遗憾。与此同时,巴黎奥运会还对举重项目进行了调整,中国队的多个优势项目被取消,李雯雯的夺金压力相应倍增,而她所在的组别又将最低体重由87公斤改成了81公斤,意味着她要面对更多体重较轻的选手,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她将不具备排名上的优势。她必须迅速适应且竭力应对这些关键的变化。

情绪的波动在比赛的前一个夜晚达到顶点。李雯雯的微博发过一幅图,上面是一张卡片,写着“放弃很容易,可坚持一定很酷”。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信念,自小练习举重,她从未想过半途而废。然而那一晚,“退役”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蠢蠢欲动地要冒出头来。

教练察觉到了她的状态,带着她在奥运村里散了两个多小时的步,以图通过身体上的轻微疲劳让她能够顺利入睡,养精蓄锐。

比赛在巴黎时间8月11日的11:30拉开战幕,此时距离闭幕式只剩下九个多小时。李雯雯在所有选手的最后一位出场,开把还是130公斤,意外没有再次发生;第二把她将重量加到了136公斤,仍然干脆利落地举了起来。抓举结束,她已经领先了5公斤。

每次登场,李雯雯都会向裁判示意一下自己右臂,因为之前的伤病,肘部仍旧存在轻微的弯曲,她得向裁判证明这是伤病所致,并非自己刻意在举起重量时没有伸直手臂。但显然,这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发挥。挺举阶段,她先是举起了167公斤,将优势扩大为9公斤。杠铃落地的一刻,李雯雯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起来,属于她的自信和霸气又回来了。

韩国选手朴惠正随后举起了168公斤,紧紧追赶李雯雯。李雯雯没有给她机会,接着便用173公斤予以回敬,把彼此的总成绩拉开了整整10公斤的距离。这也基本宣告了冠军的归属,因此在顺利完成后,李雯雯如释重负地发出了一声冲天怒吼,仿佛之前压倒她的一切都随着这一举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朴惠正的最后一把同样选择了173公斤,即使成功也无法超越李雯雯,更何况这是一个她从未战胜过的重量。事实上,她的确也是以失败告终的。李雯雯赢了,也哭了,此前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无数次想哭,每次都憋了回去,她告诉自己,眼泪要等站到领奖台上再流。

不过,领奖台上的李雯雯最终还是展现给了全世界一个可爱的笑脸。泪水留在身后,胸前的金牌如同一轮朝阳,重新照亮着她依然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干什么都有一定的困难,你想得到一个结果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挑战性,我们要迎接这些挑战。对于我来说,从伤病到低谷,从低谷又走出来,这是我成长当中的必经之路。我坚持过来了,我做到了。”李雯雯说。

又一个夜晚来临时,闭幕式如期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这是一场盛大的告别与狂欢,各国运动员汇聚在场内,享受着拼搏过后的轻松时刻,李雯雯也在其中尽情地笑着、欢呼着、忘情着。巴黎奥运的圣火熄灭了,但她心中的那团火还在燃烧。

圆梦

其实李雯雯最初走上举重这条路,完全是一个偶然。

12岁那年,鞍山体校的一位举重教练到李雯雯的学校选材,体育老师推荐了她。结果因为她的体重已经将近90公斤,教练并没有看中。这本来也没什么,彼时的李雯雯对举重鲜有了解,更谈不上兴趣或者志向。倒是父亲得知此事以后,丢给了她一句“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父亲的这句话,很难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训斥,毕竟在东北人的语言中,这几乎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过责备也确实是有的,李雯雯从小就是一个胖丫头,学习又不是太好,对于女儿的前途,父母一直有所担忧。

无论如何,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李雯雯幼小的心灵。她不服气,通过同学联系上了体校校长,想再争取一个机会试试。恰巧校长也是练举重出身,他试了试李雯雯的手劲儿,又让她做了几个蹲起,一番查验下来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就这样,李雯雯成了体校的学生,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期能回趟家。母亲曾对媒体回忆过,那时候李雯雯很少跟家里吐露学校的难处,有一次自己发现女儿脸上有五道红红的指印,打电话给教练才知道,是体校里有同学欺负她。

“我没觉得有多辛苦,都还好,没有什么艰难的事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时过境迁,少时的历历往事在如今的李雯雯这里更加风轻云淡,她只记得自己当时就一个念头:“脚踏实地,好好训练。”

后来,李雯雯跟着教练关咏梅又去了福建,成为福州市体工大队的专业运动员。离家数千公里,十几岁的她不仅要刻苦训练,还得克服许多生活上的不适应。福州的夏天天气湿热,对李雯雯来说本就难挨,运动起来更是逼近极限;当地的饭菜也吃不习惯,生活又拮据,经常一块钱当两块钱花。即便如此,她一句泄气的话都没说过,实在累得不行,躺在地上哭一会儿,然后起来接着练。

母亲过去看她,心疼不已,跟她说“妈妈带你回家,我们不练了”,她没同意。“那时候也小,没有想太多,就想着赶紧把成绩提高。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行业,肯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现实没有亏待李雯雯。靠着天赋和努力,她真的成长为举坛一颗耀眼的新星。国际国内的所有赛事,她差不多把冠军拿了个遍,除了那次伤病而错过的亚运会——“亚运会没拿,我就还没实现大满贯。”在她的心里,这始终是一个遗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