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版的盒马鲜生来了,家里的‘毛孩子’也能吃上自助餐。”如果问起上海宠物圈的最新动态,许多养宠人士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在长宁区开出首家门店的“派特鲜生”。这是一家主打宠物现制鲜食、冷藏鲜食、糕点和量贩式零食的超市。
“这两年,人们对待宠物的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在最基础的‘吃’板块,需求也逐步从吃饱、吃好转向吃得营养和有仪式感,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满足后者。从市场反馈来看,这方面可挖掘的市场空间很大。”派特鲜生投资人、上宠集团董事长黄华隆告诉记者,首店开业不足一个月,单日最高营业额已突破10万元,远超预期,团队计划年内在上海开出100家门店。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达3453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1668亿元。在一系列宏观数据下,越来越多创业者与商家都打起宠物的主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宠物友好型商场数量已突破百家,上海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加入宠物友好行列,公园、绿地、商场、餐厅、咖啡店、酒店,就连上海博物馆去年都推出欢迎带猫观众参加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奇喵夜”。
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如何将宠物的陪伴价值、情绪价值具象化呈现,并与商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在派特鲜生所在的海粟文化广场,“宠物友好”的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如随处能发现的公共宠物饮水碗、下沉阶梯广场配备的宠物专属设施,地下车库配置的宠物专属爬梯、电梯等。每逢节假日,广场外2400平方米的宠物友好草坪上还会不定期举办宠物主题的市集活动,宠物可以肆意追逐玩耍,主人们则可以互相交流,让消费在游玩中自然而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