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AI能否“爆改”农业?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人民网 |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30:16 | 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营销环节,各类AI工具入驻电商平台,成为万千新农人的“趁手兵器”。

 

以淘宝为例,从商家经营到消费者体验,每一个环节都有基于Al的工具创新,包括广告精准投放、文生图制作海报、AI客服查询物流信息、自动生成直播话术……平台还为各类工具提供了免费教程,让农户更快上手。这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营销的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农民或变“管理者”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行业,其发展转型面临复杂挑战。这意味着AI与农业的“结合”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I农业大模型离不开高质量的农业数据。然而,农业数据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复杂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行业,农业的利润空间较小,开发维护AI系统成本较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多在试验示范阶段,尚未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AI在农业产供销全链路中的应用也仍为点状分布,没能实现全面整合。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需要各方参与者更多思考。

 

数据复杂?国家数据局、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正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建设产业云服务平台等举措,着手减少农业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障碍。

 

如何推动AI全面整合农业产供销全链路?要以真实应用场景为锚点,多方协作、长期投入。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也不可或缺。

 

有专家指出,想要真正实现农业智能化的愿景,产业现代化程度也需要“配套”。包括以销促产,发展“订单农业”,助力解决“卖不出去”“卖不出好价”问题;推动土地流转与经营托管进一步“规模化”,以及加快农业“组织化”,探索国企、村集体与农民共同参与的新模式。

 

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当AI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的各环节,农业这一古老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变革?

 

陈建认为,未来农业将进一步依赖智能装备。农民角色将转变为管理者,负责监督和协调机器人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