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黛琳珠宝创始人叶林——珠宝生意里的时间哲学

来源:新华社 | 作者:新华社 | 发布时间: 2025-04-10 17:47:18 | 1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叶林选择二次创业,创立了自己的新品牌——darling baby。这一品牌依托于高级定制珠宝的设计,从材质和价格上进行大幅调整,用大众化、日常化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实现了产品的量化、规模化,让年轻人真正买得起,用得上珠宝。

 

在叶林看来,珠宝商人与设计师的双重身份,看似矛盾,但可以保持平衡,本质上是感性与理性的较量。“一味进行商业化表达,不仅会让消费者有视觉疲劳,也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位置。”叶林说,如何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能让用户愿意为设计买单,考验的就是设计师的能力了。

 

“化繁为简”,从个人情怀到国际视野下的文化传播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珠宝行业进出口总额1547.32亿美元,同比增长6.46%。其中,出口额增加14.7%,达到358.3亿美元。随着中国珠宝品牌工艺水准和市场的百花齐放,中国珠宝产品不断走向世界。

 

“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制造,中国都有一定的优势,但许多商家未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原因在于缺乏品牌力。”叶林介绍,“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产品,把我们的好产品带出去,这需要文化赋能、市场赋能、营销赋能。”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成了叶林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存在。

 

比如,人们能在她中式花窗为灵感的“国窗之美”系列中,感受“竹影横斜”的韵味;在灯笼为灵感的产品系列上,体会“华灯初上”的喜庆气氛;在二十四节气为灵感的产品里,感悟“小得盈满”的人生之道;在古建筑系列中,思考简单几何勾画出的历史厚重。

 

“一直以来是西方的珠宝文化引领着市场方向。”叶林说,传统优秀文化是时尚产业的内核,是根基,需要进行更好的融合和表达时尚,利用技术去诠释有文化内核的作品。

 

而文化与时尚的融合并非简单的加法,叶林的主张是“化繁为简”。

 

以获得广泛关注的《黄鹤楼·长江珠光》为例,叶林介绍,这件作品打版过程中单是改色调就调整了三个月,即便如此,她仍觉得它并非最完美的状态。“我不想设计出来的作品没办法日常佩戴,所以这时候就要做减法,通过几何线条的搭配组合,考量结构、配色等方面,酝酿设计。”叶林说,从历朝历代开始做创作衍生,然后亲自跑到各大名楼去亲身经历,再思考,反复修改。

 

“好的作品也是在无数次改图、改版的奔溃中看到希望的。”叶林感叹道。

 

以现代风格诠释中式意蕴,用品牌来传递美好的精神力量和价值主张,透过叶林的作品,人们能真切感受到新中式与时尚的融会贯通,透视时间长河中的经典符号。从个人情怀到文化传播,从中国市场到世界时尚秀场的展台,叶林和她的作品,正在向更多的人传达中国珠宝文化的匠心独韵。

 

“珠宝创业是一条不归路,但我觉得我会一直在路上,永不停息,因为热爱抵所有。”叶林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