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实体商超迅速响应,接连宣布将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开通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昨天,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等七家协会联合发布了倡议书。
商务部“四个对接”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在规则、渠道、支付体系等多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外贸企业怎样顺利拓展国内市场?商务部提出了四个方面,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各地也都在积极行动帮扶。比如安徽将于4月举办电商平台招商会,重庆将组织电商资源对接大会,浙江将开展“外贸国货严选”活动;福建出台文件,“一对一”帮助传统优势出口行业开拓国内市场。
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能“转”得更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 万喆: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有不少挑战。市场认知可能不足,销售渠道也有可能不畅,品牌建设可能也相对滞后。可能还会遇到一个价格体系的问题。有一些地方它的产业带集体转内销以后,肯定会暴露出产能集中释放的价格踩踏风险。
从解决方案上来说,微观上第一个要加强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洞察。调整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第二个要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线下商超、专业市场等多种渠道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第三个,标准衔接与认证。对于企业来说,要积极与国内标准的认证机构合作,来确保它是符合国内的要求的。对于政府和行业协会来说,要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来降低企业的转换成本。
另外,要打造一个政产学研用共同体的生态协同,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平台解决市场适配问题,协会不断地倡议进行协调,使得目前这样的外贸转内销的政策,它不只是一个应时之举,而是一个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