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是我的信仰。”
 
说这话的,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营销讲师朗朗。你或许想不到,这位如今为上万企业家指点江山的老师,人生第一份“商业实战”,是在街头摆地摊,喊出一句让他“后脑勺发麻,凉到脚后跟”的“新片大片DVD!”
 
从公交车售票员,到百合网全国负责人,再到两次亿级融资的创业者,朗朗的轨迹,是一部绝地求生的逆袭史。而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被严重低估的“成交能力”。
 
但今天,他带来的观点更为尖锐:那个靠个人脸皮厚、能吃苦的销售1.0时代,已经结束了。 一个属于 “高维成交” 的时代,正汹涌而来。
 
破壁:销售的第一步,是干掉内心的“不好意思”
 
“我所有的销售卡点,在19岁那年就全部终结了。”回忆起初冬街头的那声叫卖,朗朗形容那是一种“灵魂出窍”的体验。退伍回乡,为了生计摆地摊,喊出第一句话的瞬间,羞耻感与生存欲激烈交锋。
 
“后脑勺发麻,一直凉到脚后跟。但就那一瞬间,我把自己彻底‘打开’了。”这份从尘埃里长出的心力,成了他日后闯荡江湖最硬的底牌。
 
在百合网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创下业绩神话;自己创业时,两次融资都达到亿级估值。这些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成就,在他看来底层逻辑异常简单:“有成交能力你就能影响身边人,有了人才有事业。”
 
困局:时代变了,你的销售方式还停在过去吗?
 
朗朗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正在发生的巨变。“从雷军开始做个人IP,你就该意识到游戏规则变了。”他分析道,央视广告的权威时代已然落幕,货架电商的红利消耗殆尽,信息流投放的价格日益高企。
 
“你会发现,一些高客单价的产品投放越来越贵,效果却越来越差。老板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客户都去哪了?”更深刻的危机在于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几乎一模一样,消费者凭什么选择你?除了卷价格,你还有什么牌可打?”在他的诊断中,这是一个时代的卡点——传统的营销通路失效了,新的信任纽带尚未建立。无数企业家被困在这个断层里,进退维谷。
 
破局:IP不是流量游戏,而是信任基建
 
面对困局,朗朗给出的答案清晰而肯定:“这个时代的红利,是IP。但不是什么泛流量IP,而是高信任IP、高维表达的IP。”他列举了我们熟悉的例子:雷军躬身入局做IP,成为小米最佳代言人;罗永浩几次创业起伏,却能像“甄嬛”一样归来,核心资产就是他作为“第一代网红”的IP价值。
 
“很多人误区在于,一做IP就想当大网红,要百万粉丝。错了!”朗朗一针见血,“你要做的,不是大流量,而是基于你十年、二十年行业积淀的‘信任感’和‘高级感’。”
 
他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做了25年高端定制家具的老板,工厂工艺顶尖,却苦于不会营销,只能接二手单,利润微薄。朗朗团队没有让他去拍无聊的短视频,而是深度挖掘他对木材的理解、对工艺的执着,打造了一个“家具哲学家”的形象。
 
“视频里没有一句‘快来买’,全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理解。结果,慕名而来的都是认可他价值观的高净值客户,客单价提升了三倍,还形成了口碑传播。”
 
赋能:最好的销售,是让客户“追着你买单”
 
“过去的成交,总带着压迫感,像在求人。但我们玩的是‘引领’。”朗朗说。
 
何为引领?就是通过你的专业、你的理念、你的人格魅力,让客户被你吸引,主动靠近。他打了个比方:产品的实用功能,大家都在卷价格,是死路一条。但如果你能为它注入情绪价值和精神陪伴,它就能无限发光,带来死心塌地的复购和追随。
 
“我们通过镜头,放大的是老板们对这个行业二三十年的热爱与积淀。我们把一个冷冰冰的产品,变成一个有灵魂的载体。你说的一句话戳中了他,他就愿意为你买单。”这套方法论,尤其治愈那些有实力却羞于谈钱的专家型企业家。“我们这一整套‘高维成交’体系,就是帮他们站着,还把钱收了。”朗朗笑道。
 
体系:简单到极致的“销售四分法”
 
在营销理论层出不穷的今天,朗朗却反其道而行,提出了简单到极致的 “销售四分法” 。“好多销售老师,都把成交弄成很神奇的事,什么二十一式、独孤九剑、一剑封喉。我说太复杂了。”朗朗的语气中带着不屑,“传播就要简单。我要让上到80岁的老奶奶,下到3岁的小朋友,都能听懂我的营销体系。”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帮助企业主完成四个关键转变:从推销员到引领者,从卖产品到卖价值观,从追逐流量到构建信任,从价格战到价值战。“当你真正理解并践行这四点,你会发现销售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你个人价值的自然延伸。”
 
定见:在流量焦虑中,敢于“反其道而行”
 
面对“缺客户”的集体哀嚎,朗朗的解法显得很“反常识”。他描绘了常见的死亡螺旋:没客户→降价竞争→利润变薄→现金流断裂→靠贷款续命→老板身心俱疲。
 
“很多老板痛苦到什么程度?靠贷款活着,就为了撑住那个老板的面子。我觉得,与其这样,不如不破不立。”他认为,破局关键在于打造“高势能”。“当你的个人IP势能足够高,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不怎么投流,甚至不投流,客户也能哐哐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