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创下的票房神话,让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热度持续攀升,这座城市也被打上“动漫之城”的标签。
成都成为“动漫之城”,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
位于成都高新南区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以下简称“天府长岛”),总占地约278亩,相当于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大小。《哪吒》系列的出品制作公司可可豆动画、视效制作公司墨境天合、动画制作公司千鸟动画、科幻产业运营公司三体宇宙等60余家企业、6000多从业人员在这里工作。
园区面积不小,但在这里流行一种说法:“‘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联起动画产业的上下游。”成都千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科在回忆《哪吒2》的合作过程时表示,因为几家公司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经常散步过去当面沟通,兜里揣个硬盘带过去就传输了数据。
“可可豆有个执行制片人陈姐(可可豆动画执行制片人 陈畅红),是个大嗓门。她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我在楼上就能听见她在下面喊‘杨科!在哪呢?!’就像邻居一样。”杨科说。
园区中“当面沟通”“硬盘直传”的协作已成常态。在邻里式的配合中,包括IP开发、动态分镜、特效加工、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快速集结。
如今,天府长岛的办公区成了游客们来成都的“打卡地”,让在这里工作的人有些不习惯;在天府国际动漫城,各类动漫主题活动轮番上阵,让这里挤满了前来游玩和“吃谷”的年轻人;在成都各相关产业园区中,担当动画项目的视觉创作团队在日以继夜地策划、更新产品。
“我们刚在成都成立分公司时并不在园区,是在一个写字楼里办公。”墨境天合成都公司总经理刘颖回忆,当时成都市政府方面与企业洽谈,拿出一整套扶持政策,于是墨境天合成都公司搬到了长岛数字文创园。“到了之后发现,这里不仅有动漫公司,还有影视特效公司、游戏公司、软件公司。大家都在一起,正好。”刘颖说。
智联招聘发布的研报《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显示,成都市在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六,前五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
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磊说:“在成都可以过得很‘巴适’,这对创意人才很有吸引力。”目前,星阅辰石拥有《遮天》、《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动漫IP版权。据王磊回忆,公司在来成都创业初期,供应商来自全国各地,但现在的供应商绝大多数就在成都本地。
原力动画成都公司负责人认为,对动画制作企业来说,成都的人才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多所高校开设动画相关专业,每年培养出大量专业人才,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成都生活节奏相对舒适,城市配套设施完善,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该负责人说。
据统计,目前成都影视动画行业总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在读影视专业学生达22万人。2023年,成都应届生人才、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均处全国前列,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上升0.3个百分点。
3月4日,天府长岛举行的“立园满园·才聚数创”2025成都市产业园区人才洽谈对接会现场,发布了《成都市产业园区数字文创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目录(2025)》(以下简称《目录》),吸引许多求职者阅读。
翻阅《目录》可以发现,与动漫产业关系紧密的岗位中,年薪最高的岗位是编剧、角色模型师、技术美术工程师,其中编剧年薪最高可达65万元。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从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整个数字文创领域来看,现在最稀缺的是能够拿出原创剧本、创意、美术设计、音乐等关键内容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