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自吐鲁番的翦氏子孙明初落籍常德桃源枫树乡,到湘军将领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从“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戍边壮志,到湖南对口援助吐鲁番的“湘疆情”……相隔3000多公里的吐鲁番与湖南两地交往源远流长,两地人民从来就有割舍不断的缘分。
“援疆教师是我们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生力军。在发挥教书育人、引领示范点‘输血’‘造血’功能外,他们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在‘活血’上发力。2020年以来,湖南援疆教师共结对带徒300余对,结对认亲230余户,协调引进规划外教育培训项目3项550余人、捐资助学计划1个200人、教研合作1项课题38个、爱心捐款(物)2批7万余元,助销吐鲁番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100多万元。”刘中杰说,“教育援吐不仅有效提升了吐鲁番的教育质量,更加深了湘吐人民的深厚情谊。”
民生为先,15万民众喝上天山水
吐鲁番是中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雨量只有6毫米,其最大的水源就是天山融水,但因取水困难诸多民众长期望着雪山没水喝。
如今,这一情况已经大为改变。天山脚下,湖南援疆项目??吐鲁番市鄯善县山南三乡一镇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二塘沟水厂)已初步完工。这是“十三五”期间湖南援疆投资规模最大、施工环境最恶劣、施工期跨度最长、供水规模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项目。
鄯善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站站长张帮思介绍说,由于地处极干旱地带,鄯善县火焰山以南的鲁克沁镇、迪坎镇、达浪坎乡及吐峪沟乡15万各族群众长期面临饮水水量不足、连木沁镇部分片区水质不达标等困境,民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鄯善县发改委2017年7月批准实施了鄯善县山南三乡一镇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超1亿元,其中援疆资金8200万元。
记者通过电脑示意图看到,项目建成后,天山融雪水将由管道输送至水厂,经过预沉池、絮凝沉淀池滤净杂质,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日供居民生活用水可达3万立方米,每日还有7万立方米天山水输送到鄯善县的工业园区。
张帮思说,该项目实现了山南供水片区及连木沁镇供水片区合并联网,可彻底解决山南三乡一镇及连木沁镇近15万人口的引水问题。
不只是水厂,湖南援疆工作队还接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实现富民安居工程项目13861户全部如期竣工验收。
“大为改善的住房和生活条件增添了当地民众走向富裕的信心。”刘中杰讲述了一个亲眼所见的故事:在鄯善县辟展镇乔克塔木村,依力哈木?卡德尔搬进敞亮的新房后,特意在院墙上写下对生活的期盼??“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