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芜湖铁画传人储金霞:60年与铁打交道,我要做铁打的女人

来源:时代面孔 | 作者:史凯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2:00 | 2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储金霞的创作生涯中,经历过很多不同寻常的“大制作”,每次的大创作于她而言都是宝贵财富。对她影响最深的当属她入行后第一次参与的大创作,也正是从那时起,创作激情和精益求精开始生长于她的创作生涯。

1959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十大建筑的人民大会堂建成,储金霞随父亲参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巨幅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铁画书法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等六大件作品的研制、创作。那是储金霞创作生涯中经历的第一次锻炼,至今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都记忆犹新并津津乐道。

“当时每个省都接受人民大会堂内部软装布置的任务,各省都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呈现展示在本省的大厅内。”储金霞回忆说,“安徽很有名的当属文房四宝,徽州三雕以及我们的芜湖铁画。当时的省委书记为了要把安徽厅布置好,突出本省特色,将全省的著名工艺精英全部召集到省会合肥。当时,我们的团队将芜湖的制作车间搬到合肥模型厂的一个大车间进行铁画创作,在那里为人民大会堂的六大件作品创作了两年。

储金霞随父亲储炎庆以及艺徒、工人们,按照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画家王石岑的“迎客松”画稿潜心进行锻制。

铁画《迎客松》创作过程的艰辛不易,对储金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练。迎客松的枝干到主干的组接奇巧无比,重重叠叠。枝干上一圈一圈的鳞皮有凸有凹,有明有暗,正是各种形状的锤痕所显示出来的效果。而它的每一节小树枝到大枝干,由60到80枚松针为一组锻接而成。

“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我在内的约10人,天天都在做松针。”储金霞回忆说,那时没有电焊机,全部是通过手工一根一根锻打出来,然后加工成松花、松枝,非常耗时。在连接主枝干的时候,工人将刚刚从炉里烧红的枝干趁热黏合在一起,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但需要多人配合且步调一致。”

最终一幅由200公斤熟铁,用最原始、最耗时、最耗工的锻钢技术锻造而成的铁画《迎客松》巨作创作完成,之后被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这次创作,让储金霞第一次感受到创作铁画需要千锤百炼,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创作的领悟是她从这次经历中感悟得来的。

“铁画创作的门道太多了,前提是要建立在你懂美术的基础上,就好比要看懂一张图纸一样,要了解整幅画的构图、层次、远近主题等要素,然后才能下手去创作。”储金霞一语中的地说出铁画的精髓:“铁为肌骨画为魂。”

参与铁画《迎客松》的创作,对储金霞有很深的影响,之后,她刻苦钻研,潜心揣摩,于锤煅中领悟制作技巧,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铁画技艺不断长进。

逐渐地,储金霞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有了很多的个人成绩。她既擅煅制鸿篇巨幅,又能细作精美珍品,她创作的“鸡趣图”、“蕙兰幽香”、“群马图”、“咏莲图”、“女娲补天”等作品,赋予顽铁以艺术生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铁画精品。

1986年,储金霞担任铁画车间主任,领导、组织亚运会熊猫“盼盼”铁画礼品的生产,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1990年,储金霞又挑起铁画研究所副所长的重任,从事产品研究与开发,其时工艺厂开发的新产品镀金画,使传统铁画面貌一新。令储金霞难忘的是,1992年,她随中国科协“中国敦煌古代科学技术展览会”代表团赴台湾作铁画现场表演,轰动了整个宝岛。

时至今日,储金霞仍然觉得铁画创作是一项永远也学不完学不尽,永远值得不断探索的艺术。“不管是中国画的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铁画都可以表现,但当你深陷于其中就会发现,铁画太深了。”

“细节处的神韵、生命力,是一幅铁画成功的关键所在。”储金霞说,“创作的材料是铁,锤子是工具,画意在心中,这些都具备了,才能让你的作品锤底生花。”

储金霞的60年创作之路,是一锤锤敲打出来的。“在我的人生词典里面好像只有 ‘铁画’ 两个字。”回首她的创作生涯,储金霞经常这样说,这是她永远追求的艺术。她说,铁画创作既要有体力劳动,又要有脑力劳动,这是一项集体力与脑力双重智慧的技艺。有时甚至需要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一只手里,女性不适宜从事这项技艺,但自己早已成为一个铁打的女人。

一定要把铁画技艺传承下去

矢志不渝,以传承铁画技艺为己任的储金霞,不仅自己经历风雨60载,还带了很多徒弟学员,以及让她的大女儿入行继续传承。如今,储金霞带的徒弟学员从事铁画创作都已二三十年了。

但最令储金霞担忧的仍莫过于铁画的传承之题。铁画在经历了几百年发展后,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近几十年来铁画经历的起伏,储金霞都亲身经历过。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芜湖工艺美术厂走向衰落,深得铁画精髓的老艺人屈指可数,社会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铁画作坊,一些铁画粗制滥造,真假鱼龙混杂,芜湖铁画走向了低迷。储金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2年,储金霞毅然办理了退休手续,创立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她租下一栋楼房作为厂房,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她抓生产、搞管理、跑市场、带徒弟。她最大的愿望是,不仅要将铁画这门传统工艺在自己的手上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

经过几年的打拼,储氏铁画如今已成为芜湖铁画行业的领军企业,深受市场青睐。2005年,芜湖铁画跻身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储金霞感到莫大的欣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