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王冠丽 尽心竭力传承白派艺术

来源:天津日报 | 作者:天津日报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33:00 | 92 次浏览 | 分享到:

1.jpg

王冠丽主演《海棠红》剧照 王冠丽 天津人,评剧旦角。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常演剧目有《秦香莲》《杜十娘》《朱痕记》《海棠红》《珍珠衫》《包公三勘蝴蝶梦》《金沙江畔》等。

2.jpg

王冠丽在后台

印 象

观众对白派的热爱

给了她最大的激励

1977年,王冠丽从天津戏曲学校(今天津市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后,开始了评剧艺术生涯,先学刘(翠霞)派、爱(莲君)派。1987年,为了弥补天津没有白(玉霜)派的缺憾,她改唱白派,从此走上了传承和发展白派艺术的道路。

以白玉霜和筱白玉霜为代表的白派艺术,是评剧艺术中独具特色、影响广泛、非常有“人缘”的流派,好听却难学。抛开技巧不说,它对演员的先天条件要求极高,中低音不好的人很难唱好,而中低音区既宽厚、立音又好的人很少。白派因此后继乏人、几近失传。

学白派之初,王冠丽对照录音练唱,有的唱段练了几百遍,感觉有了一些进步,但和筱白玉霜的录音相比还是不像。她很苦恼,请教过很多人,有人建议她学学京韵大鼓,因为白玉霜当年就唱过京韵大鼓。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她拜在京韵大鼓一代宗师骆玉笙先生门下。在骆老的精心指导下,她对中低音、共鸣音的协调、融合运用有了新领悟,对吐字、发声、归韵、气息等有了新认识,逐步进入了门径。

那些年,王冠丽满脑子都是白派唱腔,像着了魔障一般。每次散场后,看到剧场外等着见她一面的观众,她心里都有些忐忑;当观众握住她的手连说唱得好时,她又诚惶诚恐,生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观众对白派艺术的热爱,时时激励着、督促着王冠丽。1997年,王冠丽赴京为“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中筱白玉霜的经典剧目配像。几年间,她同老艺术家合作完成了筱白玉霜的18出音配像剧目,对白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2001年,王冠丽调入中国评剧院。随后中国评剧院成立白派剧团,她负责具体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2010年,天津评剧白派剧团成立,王冠丽奉命回津担任团长。这是一支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团队,因此财政拨款很少,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拼出一片天地。她倍感压力,却也怀揣着希望,毕竟白派艺术在天津有了自己的家园。她认为剧团的任务就是演戏,多演戏、演好戏是演员和剧团的本分。在她的带领下,白派剧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挖掘抢救

旧剧目再现光彩

2010年,天津评剧白派剧团建团初期,没有团址,没有排练场,暂居在中国大戏院五层阁楼里。那是个铁皮车厢一样的阁楼,冬天似冰窟,夏天像火炉。全团连乐队人员算在一起有二十几个人,有人用“来自四面八方,基本老弱病残”来形容她们这个团。没有服装、没有道具,演出时到处去借。日子虽然艰苦,却也令人难忘,评剧白派剧团就在这间阁楼里孵化、孕育、成长。

剧团从家喻户晓的白派剧目《秦香莲》入手,获得成功后,又紧锣密鼓一出接一出地排下去。头一年排演了7出大戏,演出70多场,轰动津门。第二年,剧团应北京国粹传承促进会之邀,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长安戏院等剧场演出,24场几乎场场爆满。此后,剧团的足迹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演出一票难求。更有热心戏迷追着剧团走,白派剧团去哪儿演,他们就追到哪儿。

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王冠丽开始不满足于已有的几出戏,认为应该把白派艺术完整的、可以公演的剧目全部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派、喜欢白派、学白派、演白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白派艺术最好的弘扬,是最积极的抢救。

在筱白玉霜音配像保存剧目中,真正完整的大戏只有十余出,如《秦香莲》《杜十娘》《朱痕记》《闹严府》《金沙江畔》《小女婿》等。其他剧目或残缺不全,或有瑕疵,早已停演,最典型的是《珍珠衫》。这出戏只保存了两个片段,共二十几分钟,其中有两段唱流传很久,许多戏迷都会唱,堪称白派经典,丢了实在可惜。白派剧团广泛收集资料,多方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剧本,去粗取精,深化主题,重新塑造了主人公王三巧这一艺术形象,最终把《珍珠衫》搬上舞台,被誉为“传统戏改编的典范”。这出戏演了上百场,票房收入达350万元。

另一个例子是《包公三勘蝴蝶梦》。此戏虽然也是白派的戏,但影响不大,筱白玉霜也很少演。剧团重新改编剧本,吸取其他流派之长,演出后反响很好,央视多次播放,后来还拍成了电影。还有《桃花庵》,因有许多不雅、不宜的内容,已不能公演,但有几段唱腔称得上是白派经典。剧团狠下了一番功夫,重新改编剧本,去掉不雅、不宜之处,加重白派的分量,使其成为一出崭新的白派剧目。

为了让剧本更精准,更符合时下观众的欣赏需求,王冠丽带领剧团花了很多心思推敲剧目的细节。比如《秦香莲》,它是白派经典中的经典,但在经过深入研究的演出版本里,也做了不少修改和调整。原戏中包公铡陈世美一段,给人留下的总是包公为秦香莲所迫,无奈之下才将陈世美处死的印象,有损包公形象。为此他们在包公下决心之前加了一段:“香莲的冤屈深似海,陈世美罪恶大如天,我包拯为官不畏权势,清正廉明,执法如山。这天理,这人情,这国法,这民心。这,这,这,罢!拼出这乌纱我不戴,天大的祸事由我担!”这些改动把包公的内心矛盾鲜明而又生动地揭示出来,演出后产生了良好效果。还有一些改动,比如把原来的“未去朝天子,先理这冤屈”改为“未去朝天子,先来理民情”,意义大不相同。

古为今用

白派评剧锦上添花

筱白玉霜保留下来比较完整的大戏共有10出,但其中有些剧目已经不适宜公演。王冠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挑选剧目,请业界专家、剧作者协助编改,完成了《韩玉娘》《庚娘》《孔雀东南飞》《马昭仪》《海棠红》等大戏。俗话说,“书听生,戏看熟”,但这几出“新戏”一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究其原因,王冠丽说:“虽然这几出戏都是筱白玉霜没有的,但因为剧情合乎常理,而且弘扬了正道,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用心挖掘、巧妙安排,使其自然流露、顺理成章,因此观众才会认可。”

戏曲是综合艺术,演员需要音乐、舞美、音响、化妆、服装等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一棵菜”之势。表演要像模像样,唱的板式腔调要合理,唱得要够味够劲,反调、大悲调、小悲调等白派主要特点都要充分展现,才能让观众听了过瘾,才能算作高质量的表演。同时,一出戏的时长也很重要,白派剧团新编和改编的戏都在两个小时左右,比之前的要短、要精练,这样既能让观众过足戏瘾,又不觉得累。

这十几年,白派剧团排演了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剧目50余出,王冠丽主演的剧目有20余出。斐然的成绩得到业内外人士一致认可,作为地方戏像音像录制试点单位,有19出剧目被列入“中国像音像集萃”,在央视戏曲频道反复播出,备受观众喜爱。

几年前,在著名电影导演李前宽、肖桂云的建议下,剧团把白派经典剧目《韩玉娘》拍成了电影。这部电影在2019年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海棠红》是上世纪30年代白玉霜主演的一部电影,遗憾的是影片没有留存下来。白派剧团决心重新编排这出戏。虽然没有可借鉴的资料,但关于这出戏的民间传说很多,王冠丽就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加以分析整理,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搬上舞台,也搬上了银幕。有人说这出戏继承了白派,也有人说应该算新编戏,因为所有的台词唱段都是新写的。

承前启后

年轻演员薪火相传

白派剧团能有今天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局面,与热爱评剧、热爱剧团的所有同事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剧团就像一个团结互爱的大家庭,有事大家一起商量。用对人、用好人,充分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尊重大家的劳动和付出,成为剧团保持凝聚力、向心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白派剧团有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那就是固定人员与临聘人员相结合。建团初期在编人员只有20人,现在也只有35人,人员不够用时,根据剧目需要临时选聘,受聘人员均出于自愿,因此格外珍惜,演戏也格外认真。剧团减轻了负担,避免了机构臃肿。

白派衰微的原因之一是后继无人,尽快培养新人、推出新人迫在眉睫。为此,剧团从成立之初就与天津戏校合办了一个“白派班”。他们认真总结了戏班师父口传心授和戏校老师培养学生的优缺点,采取戏校与剧团相结合、上课与上台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即基本常识、基础教育、基本功的训练在戏校完成,同时剧团最近上演什么戏,授课时就尽量教什么戏,帮学生尽早熟悉舞台。

初入学的新生到剧场观摩演出;慢慢开始跟着跑龙套、扮侍女;再大一些就安排他们演配角,从演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到演重要一点的配角。这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讲的在舞台上找答案,舞台上没搞懂的回到课堂上问老师。学生们进步很快,有的学生十五六岁就扮演了重要配角,有些优秀学生还没毕业就唱了主角,演了大戏。

王冠丽提出: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演专场。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舞台实践水平,按规定还能得到演出补贴,钱虽不多,但对他们来说很新鲜,积极性更高了。对剧团来说,由于有了新生力量,许多角色也不必再外聘演员,可以说一举多得。

白派班其实并不局限于白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特点和优长,培养其他流派的新人同等重要。比如评剧四大流派之一的爱派,现在很少有人唱了,剧团安排几个学生专门学爱派,王冠丽还聘请爱派传人来传艺。现在他们已公演了好几出爱派大戏,都有不错的反响。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中国戏曲学院都非常重视白派剧团的这种教学方式,相关领导和专家专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学生们的演出,中国戏曲学院更破例以这个班为试点,对学生们进行远程教学。学生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王冠丽很高兴,同时更看到了评剧艺术的希望。

走下舞台

评剧艺术深入百姓

作为党培养起来的新一代评剧演员,王冠丽以最好的艺术奉献时代、奉献社会、奉献人民,这是她的初心与使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表达文艺工作者对党的赤子之心,剧团上演了筱白玉霜的革命题材代表作《金沙江畔》,并完成了以杨开慧烈士革命事迹为题材的评剧《骄杨》的排演。

《骄杨》给了王冠丽一次全新体验,对于白派剧团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剧本是新的,唱腔设计是新的,表演方式是新的,舞台设计也是新的。在党史专家的辅助和知名导演的指导下,经过几次预演,发现问题、修改剧本,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那段时间,王冠丽沉浸在杨开慧的世界里。这位外柔内刚、不爱讲话却坚定果敢的女性,用温柔支持丈夫、教育孩子,用赤诚护佑乡里,最后为了理想和信仰献出了生命。王冠丽从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里感受到毛主席对妻子的深情,在角色演绎时表现出杨开慧作为妻子的温存、作为母亲的慈爱、作为女儿的孝顺。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理想是超越亲情的大爱,唯其如此,才能在面对屠刀时表现出英雄般的勇敢。《骄杨》第一次公演,获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以戏曲传承民族精神、以戏曲弘扬真善美,王冠丽欣慰地对团员们说:“我们做到了。”

评剧艺术曾在中国北方家喻户晓,白派更是深入人心。再优秀的艺术也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评剧应该走出剧场、走下舞台,主动亲近群众、展示风采。

其实白派艺术有大量“铁杆粉丝”。王冠丽在天津的每一次演出,都有很多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看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时,竟有观众从国外坐飞机赶来看戏;曾有戏迷对她说,自己出国看儿子时也要带上白派演出的光盘。这让王冠丽深受感动,更感知到评剧艺术是有观众根基的。

舞台演出之外,白派剧团在王冠丽的带领下经常到基层演出,与评剧爱好者近距离交流。有一次在武清区演出,一位观众提出请求,说他们有很多“白迷”,别希望能与王冠丽一起清唱一段“见皇姑”。王冠丽欣然答应。两位村民分唱包公、皇姑,她唱秦香莲。一曲唱罢,现场沸腾了,很多人激动得眼含泪花。让评剧艺术进校园也是王冠丽一直在坚持的事。他们把8出白派经典剧目编成一套精美的“戏曲故事连环画”,让学子们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白派剧团还自筹资金,把电影版《海棠红》《韩玉娘》《包公三勘蝴蝶梦》陆续带到30所学校播放,可谓寓教于乐。

白派剧团成立十几年,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演出上千场,票房收入达3690多万元,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重视票房并不只是因为钱,更因为这是观众对剧目的认可,对演出质量、演员水平的认可。王冠丽说:“观众的评价是最有价值的评价,也是最公平、最具权威的评价,是对她最大的鼓励,让她有信心以实际行动继续传承发展白派艺术。”(韩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