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王冠丽 尽心竭力传承白派艺术

来源:天津日报 | 作者:天津日报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1:33:00 | 91 次浏览 | 分享到:

1.jpg

王冠丽主演《海棠红》剧照 王冠丽 天津人,评剧旦角。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常演剧目有《秦香莲》《杜十娘》《朱痕记》《海棠红》《珍珠衫》《包公三勘蝴蝶梦》《金沙江畔》等。

2.jpg

王冠丽在后台

印 象

观众对白派的热爱

给了她最大的激励

1977年,王冠丽从天津戏曲学校(今天津市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后,开始了评剧艺术生涯,先学刘(翠霞)派、爱(莲君)派。1987年,为了弥补天津没有白(玉霜)派的缺憾,她改唱白派,从此走上了传承和发展白派艺术的道路。

以白玉霜和筱白玉霜为代表的白派艺术,是评剧艺术中独具特色、影响广泛、非常有“人缘”的流派,好听却难学。抛开技巧不说,它对演员的先天条件要求极高,中低音不好的人很难唱好,而中低音区既宽厚、立音又好的人很少。白派因此后继乏人、几近失传。

学白派之初,王冠丽对照录音练唱,有的唱段练了几百遍,感觉有了一些进步,但和筱白玉霜的录音相比还是不像。她很苦恼,请教过很多人,有人建议她学学京韵大鼓,因为白玉霜当年就唱过京韵大鼓。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她拜在京韵大鼓一代宗师骆玉笙先生门下。在骆老的精心指导下,她对中低音、共鸣音的协调、融合运用有了新领悟,对吐字、发声、归韵、气息等有了新认识,逐步进入了门径。

那些年,王冠丽满脑子都是白派唱腔,像着了魔障一般。每次散场后,看到剧场外等着见她一面的观众,她心里都有些忐忑;当观众握住她的手连说唱得好时,她又诚惶诚恐,生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观众对白派艺术的热爱,时时激励着、督促着王冠丽。1997年,王冠丽赴京为“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中筱白玉霜的经典剧目配像。几年间,她同老艺术家合作完成了筱白玉霜的18出音配像剧目,对白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2001年,王冠丽调入中国评剧院。随后中国评剧院成立白派剧团,她负责具体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2010年,天津评剧白派剧团成立,王冠丽奉命回津担任团长。这是一支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团队,因此财政拨款很少,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拼出一片天地。她倍感压力,却也怀揣着希望,毕竟白派艺术在天津有了自己的家园。她认为剧团的任务就是演戏,多演戏、演好戏是演员和剧团的本分。在她的带领下,白派剧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挖掘抢救

旧剧目再现光彩

2010年,天津评剧白派剧团建团初期,没有团址,没有排练场,暂居在中国大戏院五层阁楼里。那是个铁皮车厢一样的阁楼,冬天似冰窟,夏天像火炉。全团连乐队人员算在一起有二十几个人,有人用“来自四面八方,基本老弱病残”来形容她们这个团。没有服装、没有道具,演出时到处去借。日子虽然艰苦,却也令人难忘,评剧白派剧团就在这间阁楼里孵化、孕育、成长。

剧团从家喻户晓的白派剧目《秦香莲》入手,获得成功后,又紧锣密鼓一出接一出地排下去。头一年排演了7出大戏,演出70多场,轰动津门。第二年,剧团应北京国粹传承促进会之邀,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长安戏院等剧场演出,24场几乎场场爆满。此后,剧团的足迹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演出一票难求。更有热心戏迷追着剧团走,白派剧团去哪儿演,他们就追到哪儿。

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王冠丽开始不满足于已有的几出戏,认为应该把白派艺术完整的、可以公演的剧目全部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派、喜欢白派、学白派、演白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白派艺术最好的弘扬,是最积极的抢救。

在筱白玉霜音配像保存剧目中,真正完整的大戏只有十余出,如《秦香莲》《杜十娘》《朱痕记》《闹严府》《金沙江畔》《小女婿》等。其他剧目或残缺不全,或有瑕疵,早已停演,最典型的是《珍珠衫》。这出戏只保存了两个片段,共二十几分钟,其中有两段唱流传很久,许多戏迷都会唱,堪称白派经典,丢了实在可惜。白派剧团广泛收集资料,多方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剧本,去粗取精,深化主题,重新塑造了主人公王三巧这一艺术形象,最终把《珍珠衫》搬上舞台,被誉为“传统戏改编的典范”。这出戏演了上百场,票房收入达350万元。

另一个例子是《包公三勘蝴蝶梦》。此戏虽然也是白派的戏,但影响不大,筱白玉霜也很少演。剧团重新改编剧本,吸取其他流派之长,演出后反响很好,央视多次播放,后来还拍成了电影。还有《桃花庵》,因有许多不雅、不宜的内容,已不能公演,但有几段唱腔称得上是白派经典。剧团狠下了一番功夫,重新改编剧本,去掉不雅、不宜之处,加重白派的分量,使其成为一出崭新的白派剧目。

为了让剧本更精准,更符合时下观众的欣赏需求,王冠丽带领剧团花了很多心思推敲剧目的细节。比如《秦香莲》,它是白派经典中的经典,但在经过深入研究的演出版本里,也做了不少修改和调整。原戏中包公铡陈世美一段,给人留下的总是包公为秦香莲所迫,无奈之下才将陈世美处死的印象,有损包公形象。为此他们在包公下决心之前加了一段:“香莲的冤屈深似海,陈世美罪恶大如天,我包拯为官不畏权势,清正廉明,执法如山。这天理,这人情,这国法,这民心。这,这,这,罢!拼出这乌纱我不戴,天大的祸事由我担!”这些改动把包公的内心矛盾鲜明而又生动地揭示出来,演出后产生了良好效果。还有一些改动,比如把原来的“未去朝天子,先理这冤屈”改为“未去朝天子,先来理民情”,意义大不相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