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逐梦?致敬功勋党员一位战斗英雄的传奇人生

来源: | 作者:张强 | 发布时间: 2023-07-08 19:39:00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场仗打到6月5日凌晨,主峰阵地还在志愿军手中??不过只在柴云振一个志愿军战士手中了。

一个人就一个人!虽然没有上级的命令,柴云振决心一个人也要死守阵地,牢牢钉在这里。

天刚一放亮,敌人就展开了大规模反扑。柴云振利用有利地势,将成捆的手榴弹和爆破筒奋力扔向敌群,又用机枪和冲锋枪轮番扫射,连续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

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可柴云振一点也不敢大意。枪声暂停,他就去山头四周搜索,防止敌人偷袭。果不其然,刚转过山头,4个敌兵就在眼前!他抬手一梭子弹打出去,当场击毙3人。最后一个敌兵离柴云振只有几米远,柴云振一个箭步冲上去,连枪带人把他拖倒在交通沟里。两个人拼命扭打在一起,在泥水中翻滚,在血水中恶战。

敌兵抓起一块石头,拼命砸柴云振的脑门。柴云振身体比他瘦弱单薄得多,再加上那天战斗了那么久,全身实在没劲了,搏斗中逐渐处于下风。但柴云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今天就是同归于尽,也不能放走敌人!

缠斗中,敌兵咬断了柴云振的一根手指,已经占了优势,却被柴云振拼命到底的劲头吓住了,竟然忘记去捡枪,只顾用石头狠砸柴云振的脑袋。眼见这位中国军人血肉模糊,还一次次揪着他拼命,敌兵心里发虚,翻身起来朝山下逃命,原来他在心理上早就输给柴云振了。

志愿军部队终于反攻上来了。柴云振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抬枪扫倒了那个逃跑的敌人,然后一头昏倒在阵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朴达峰阻击战,柴云振带领7班连续夺回3个山头,歼敌200余名,捣毁敌人指挥所一个。他自己就消灭敌人上百人。他所在的15军也粉碎了敌人攻占铁原、金化的企图,胜利完成了志愿军首长交代的任务。大战过后,134团的战士们虽然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许多人抱在一起,热泪横流。

身负重伤的柴云振醒来后,已经躺在国内的一所医院里了。

那时朝鲜战事激烈,柴云振治疗了一年多后,慢慢恢复了健康,但由于临时战斗编组时错把他的名字“柴云正”写成了“柴云振”,导致他从此和老部队失去了联系。

1952年4月,柴云振领了残疾军人证,从医院直接办了复员手续。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上级给他发了80元补助费,还有可以在老家领1000斤大米的票据。柴云振后来总是说,那时候国家困难,能发这么多东西,我很知足了。

他并不知道,一场关于他的漫长寻找就此拉开帷幕。

当年的老部队后来改编为空降兵第15军。老首长们下定决心,不找到柴云振的下落决不罢休。为此,部队寻访组跋山涉水,几乎寻遍了全国主要省份。直到1984年9月,借助柴云振战友提供的信息,通过在《四川日报》刊登“寻人启事”,终于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在四川岳池县找到了柴云振。那枚躺在部队荣誉室里的勋章,终于和它的主人相逢了……

2010年,作为军队作家的我偶然得知了柴云振的事迹。我了解到,他从小出身贫苦,被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做伙夫,因不堪虐待,两次逃跑两次被抓回。1948年,柴云振在淮海战役中加入人民解放军,很快就在渡江战役中荣立二等功。

我对柴云振的事迹产生了强烈兴趣,总有一些疑问在心中挥之不去:一位在国民党军队受尽欺凌、想方设法逃跑的伙夫,何以在人民军队里,就能不畏生死冲锋在前,迅速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战斗英雄?

在我后来的采访中,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了明确答案:在此之前,他早已在人民军队的漫漫征途中百炼成钢。

柴云振老人给我展示了他终生留下的两处伤疤:一处是在朴达峰战斗中,头部被敌兵砸出的20多道伤痕;一处是他的腰上被国民党军一个营长打出的旧伤。“这是我当伙夫时,有一次送饭上阵地,炮火封锁太严,就迟到那么一小下,国民党军一个营长就朝我腰上砍了三扁担,好狠哪!而在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里,最大的不同就是凡事都讲平等。平时在一个锅里搅大勺,打起仗来,干部战士也一起冲锋陷阵,官兵之间的关系亲如兄弟。”

他忘不了,1948年刚刚参加解放军时,指导员亲切地告诉他,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是为天下劳苦大众的翻身而打仗;得知他已患了很久的湿疹,班长四处找来草药,细心帮他擦洗,直到他康复痊愈。

他忘不了,1949年千里追击敌人的路上,秦基伟军长一边帮战士扛起机枪,一边为大家加油鼓劲:“同志们加油追呀,我肩上除了比你们多扛一支枪,还比你们多了一把年纪,我不停下,你们就决不能停下!”

他忘不了,1949年冬天的那个夜晚,在隆隆的炮火声中,冲天的战火和满天的繁星交相辉映,一面鲜红的党旗缓缓铺开,他满怀激情地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九死一生的炮火硝烟中,在薪火相传的革命征途上,柴云振经历了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从当警卫战士的严谨细致,到当突击队员的英勇无畏;从渡江战役冲锋在前,到朝鲜战场舍生忘死,柴云振在每一个战位上,都践行着自己神圣的入党誓言。

复员回乡后,柴云振也曾有过困难和委屈。然而,对那些涉及个人荣辱的事情,他从来都不记旧怨。相反,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柴云振却爱多管“闲事”:为了修好乡村公路,他摇着轮椅反复去找县里领导协调;为了修缮烈士陵园,他不断呼吁提出方案,直到现状改观;即便看到一些不懂事的小青年在街头打架,他也要去制止教育一番。后来这些年轻人一看到他都赶紧躲开:“那可是上过战场的大英雄,咱可不敢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