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牧宇耕星,百年风华

来源: | 作者:伍豪 | 发布时间: 2023-07-08 19:39:00 | 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尊敬的王希季院士:在您百岁寿辰之际,五院全体干部职工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

2021年7月26日,王希季院士迎来了自己的100岁生日。一批批王希季曾经指导和带领过的航天后辈,纷纷向他送上生日的祝福。贺信、鲜花,诉说着这位百岁老人的辉煌与荣光。

他是我国空间技术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从求学西南联大到远渡重洋赴美深造,从参与创立新中国航天事业到隐姓埋名投身研制“两弹一星”,从主持研制我国返回式卫星到谋划星船耀太空……他不断提出航天新概念,探索宇宙新空间。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百岁党员,他始终视发展航天技术为开拓天疆、造福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宏伟事业,至今仍思考着中国航天的未来,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不竭智慧??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王希季。

图为王希季在检查返回式卫星内部安装情况。(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手动计算机、稻田发射场……新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这样诞生

60多年前,正是在王希季等人的带领下,新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M成功发射,由此托举起了新中国最初的航天梦想。

计算机是手动的,为了计算一条弹道,几个人夜以继日干两个多月,计算用的纸比办公桌还高;没有发射场,他们把稻田当作发射场,用辘轳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用打气筒加压给火箭加燃烧剂、助推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第一枚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液体探空火箭T-7M随着一声令下腾空而起,奔向遥远天际。

飞行高度8千米!这枚承载着新中国航天梦的探空火箭成功首飞。

随后,从探空火箭到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王希季硬是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运载火箭专家。眼看到了收获胜利的时刻,却要离开火箭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再一次接受全新的挑战。面对国家战略和个人利益,王希季一次次毫不犹豫服从国家需要。

1950年王希季从美国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返回中国时在船上留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搞航天只能服从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

1970年4月24日晚9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送上太空。15分钟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中传出喜讯。我国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直到1999年,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之际,人们才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知道了王希季等人为航天事业打下的坚实基础。

出生在春城昆明,毕业于西南联大。早在青年时期,王希季便怀揣“工业救国”的理想,此后即使荣誉等身仍不停歇,永葆赤子心。

作为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王希季殚精竭虑、主持研发的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王希季常说:“搞航天只能服从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设计走弯路和研制失败,损失的都是国家利益。而国家是什么?是千千万万老百姓,我们不能拿着老百姓的铜板那么干。”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无论是率先提出太空资源、空间技术体系和空间基础设施等新概念,还是主持完成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论证和编制,王希季始终站在航天发展的潮头。

2006年起,王希季开始关注并积极推动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翻译英文稿、修改幻灯片……

95岁高龄时,王希季还亲自研究关于五院“互联网+航天行动”的课题,深刻思考并主动探寻着中国航天的未来。

王希季在508所唐家岭航天城新区调研。(航天五院508所提供)


“愿为培养一批优秀的航天器设计师而奉献一生”

王希季常年笔耕不辍,撰写著作10余部,论文40余篇,研究报告20余份。他坚持著书育人,曾真诚地表示:“我愿为发展中国的空间事业、为培养一批优秀的航天器设计师而奉献一生。”

2020年,中国航天出色完成了以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北斗三号为代表的多项重大航天任务;2021年上半年又取得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任务的圆满成功……

当前,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建设为代表的航天重大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王希季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一批批航天后生们正全力以赴接过王老传递的接力棒。

在王希季工作过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青年职工魏久哲印象最深的就是王希季院士以身许国的精神和不懈探索的情怀。

“王希季院士出生在积贫积弱的中国,青年时期便立志为祖国崛起而奋斗,一门心思钻研到底,这份爱国报国情怀和执着科研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新时代,我们青年一代航天人更应不忘前辈精神,牢记使命,扎实钻研,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魏久哲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