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永远的袁隆平(报告文学)

来源: | 作者:伍豪 | 发布时间: 2023-07-08 19:39:00 | 1192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二天早上,袁隆平像往日一样准时醒来,他的体内早已形成了生物钟。每天晚上睡觉时他都在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而每天早上起来,无论天晴下雨,他都要去自己的试验田。这天早上,就在他条件反射般要下田时,他一摸脑袋,猛地一下清醒了,这儿不是马坡岭,而是首都北京呢,他要去的不是稻田而是人民大会堂。袁隆平用过早餐,穿戴整齐,便接到了出发的通知。这是一次庄严的出发,袁隆平等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乘坐礼宾车,从宾馆出发,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人民大会堂。

这是一个向英雄致敬的日子。一个民族只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只有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历史将铭记这一天,2019年9月29日。随着进行曲欢快有力的节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同步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共和国的名义首次颁发“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当袁隆平院士一步一步走向颁奖台时,前方的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他那“刚果布式”的黝黑面孔被放大了,成为一个照亮全场的特写镜头。此时,不说在颁奖现场,就是观看现场直播的亿万观众,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对于获颁“共和国勋章”,袁隆平既充满了尊重也心怀豁达,他说:“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但我不能躺在功勋簿上睡大觉,只要脑瓜子还没有糊涂,就还可以干!只要没有痴呆,就还可以继续动脑筋、搞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知道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他现在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是超级稻的高产、更高产、超高产。他说:“我们现在向每亩1200公斤冲刺,我们希望今年就能实现,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而这一季超级稻“长势非常好,如果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有90%以上的可能性能实现”;第二是海水稻??耐盐碱水稻的育种和种植,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有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袁隆平院士团队从2012年开始耐盐碱水稻育种和种植试验,计划在10年之内发展耐盐碱水稻1亿亩,每亩按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就可产300亿公斤的粮食,多养活1亿人口。目前,袁隆平海水稻研究团队已在广东、山东、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多地开展合作研究,利用海水稻杂交育种的优势,第一批希望亩产达620公斤。袁隆平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很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在颁奖会后第二天,袁隆平就匆匆赶回了湖南。这年,袁隆平团队在湖南衡南县清竹村等地试种第三代杂交水稻,10月22日,经专家现场测产,第三代杂交晚稻新组合表现优势强,亩产突破1000公斤。尽管这次测产验收没刷新此前的高产纪录,但这却是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对于评估第三代杂交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增产的潜力很大,后劲十足,专家建议国家及相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

对这个结果,袁隆平还兴奋地飙出了英文:“我觉得excited,morethanexcited!”那意思是,“我感到兴奋,非常兴奋!”

2020年,袁隆平已是一位91岁的老人了,他说:“我还想再活10年,10年后,第三代杂交水稻一定能夺得每公顷20吨的高产纪录,海水稻肯定能推广到1亿亩,中国人一定能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肯定!他一向是不说满话的,但这次他说的是肯定。我注意到,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烁着光。我深信,随着他向水稻王国的极限、向人生与生命的极限发起挑战,一个人和一粒种子的故事还将续写,那不是传奇,更不是神话。事实上,他早已不是在向世界挑战,而是一直在向自己挑战。

这年12月,袁隆平一如既往,又将奔赴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多少年来,他就像一只追赶太阳的候鸟,每年都会在天涯海角的稻田里忙活三四个月。而现在,家人和同事都很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但他老人家的脚步就像他永不止步的梦想,谁也挡不住。刚到三亚,袁隆平不顾旅途疲劳,就主持召开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袁隆平从来不说一句空话,一开口就说:“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把任务落实下来。”袁隆平很干脆,他带出来的团队也很干脆,大伙儿回答:“好!”

第二天一早,大伙儿就踏着晨曦和露水下田了。在以前,袁隆平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也和大伙儿一样天天下田,去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这次到三亚,大伙儿看老爷子腿脚不便,都拦着不让他下田,他就在住所拿着高倍放大镜,一边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一边做详细记录,再和从田里归来的助手们交流。据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老人家待在家里,比下田还操劳,每天吃饭、散步一直到临睡时,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怎么才能改良米质。有一次,他担心一个科研活动组织得不好,没来得及通知秘书,就叫上司机赶了过去,这可把大伙儿急坏了,若是老爷子一下摔倒了怎么得了!

然而,大伙儿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南繁育种基地摔了一跤,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经20多天的治疗,一直不见好转,又于4月7日转到长沙湘雅医院。老爷子躺在病榻上,思维一直很清晰,用他自己的话说,脑子还没“糊”。他精神也不错,还时常和护士们开玩笑:“我老啦,一大把年纪啦,不中用了,你们不要为了我不吃饭啊,饭不能不吃啊!”那些小护士也跟这个老顽童开玩笑:“您还是‘90后’啊,归来仍是少年,少年,加油!”老爷子也呵呵笑着打了一个“V”型手势,和护士们一起喊:“少年,加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