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木匠馆长王文旺:让更多人了解木作里的中国智慧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谈昦玄 | 发布时间: 2024-08-19 19:59:02 | 200 次浏览 | 分享到:

柳宗元亲眼见证了这位木匠在墙上绘制官署房子的图样,建成的房子没有一点误差。“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他从木匠的分工、工作方法、绳墨规矩中领悟了将相的管理方法。

做一个好木匠,并非易事,除了要练好手上的技艺,还要练成脑中的算力。

“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王文旺说,木匠是要精于计算的,用尺标志木匠的水平。“做家具若是尺寸不准,废料,还无法放样、画线和加工,一个好木匠能通过计算,让尖尖角角都到位。”

木匠还要精于看图绘图、善用榫卯。大师齐白石便是乡村木匠出身。所谓“榫”,即凸出部分,“卯”为凹进部分。榫卯结构,即两个部件以凹凸连接的方式咬合在一起。制作的榫卯规格精密无缝,这才算是好木匠。

“我是学问不如人,但干活我有经验。”王文旺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他不满足于只有手艺,想在学问方面有所长进,想做个新时代的木匠。

于是,他托人引荐,到故宫求学,拜“故宫最后一位木匠”李永革为师,想跟着师父学些更好的手艺。

高中辍学30年后,没有圆梦大学的王文旺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木匠校园”——故宫。

李永革原任北京故宫修缮技艺部副主任,是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故宫的建筑他几乎都参与修缮过。他坚持用古法修缮故宫,比如在测量柱子、梁架、进深等尺寸时,他不用更为方便的卷尺,而是使用“排杖竿”测量法。李永革说:“差一点,榫卯就合不上。老祖宗的方法看似笨拙,但更实用。”

王文旺经常向师父请教问题,了解营造方面的细枝末节,每每有了新想法都先请师父指正,就像高校学生向导师提交科研论文。

“即便是在机械工艺发达的时代,社会发展仍然需要木匠。一个新时代的好木匠,一定要用好新机械,又保留着古匠心。”王文旺说,在手工活上解决机械做不了的精工细活,在设计创造上体现木匠的巧思和创造力,这就是匠心所在。

“我觉得木匠一行也可以有研究生、博士生,因为这里面的学问,既需要有好的师父教,也需要自己肯花心思悟,没有三五年潜心研究,是学不明白的。”他说。

王文旺在博物馆向观众介绍木作文物。

让更多人了解

木作里蕴藏的中国文化与智慧

“以前盖房子用木头,现在用钢筋水泥,以前做家具靠人工,现在用机械。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遍地是木工,现在木工的数量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了。”从没有工资的学徒工,到收了一百多个徒弟的师父,王文旺在木匠行当里闯荡了近40年,见证了木工繁盛时代的悄然退去,也见证了属于木工艺术新时代的开启。

如今,在他的老家武邑,很多人做起了硬木雕刻和仿古家具,还有人开了小工坊,在当地形成新的木作产业。年轻人纷纷到工坊里体验有创意的木工制作。同时,木工也走进学校,成为锻炼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的教育科目。木工艺术正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木作艺术贯穿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劳作在树木旁,居住在木房里。食在木桌上,寝在木床上,用木头造纸、雕版印刷。上到搭屋建房,下至走街串巷,都离不开木头和木艺。

作为木匠,王文旺懂得每一种木工里沉淀下来的智慧,也懂得木作老物件里蕴藏的历史、文化,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担心自己虽然懂得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符号,但没能力守住它。

“人们都知道《鲁班经》是工匠之作的代表,但还有一本书叫《木匠》,内容更丰富,但由于没受到应有的重视便失传了。”让王文旺心疼的是,有些古籍古物,一旦失传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多年前,他去朋友家,看见朋友的母亲正拿着一根弯弯的木棍烧火做饭。来不及说什么,他疾步上前,在木棍要被塞进灶膛的瞬间抢过来。仔细一看,那是条价值昂贵的黄花梨香几腿!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了普及木作文化及传统木器认知的紧迫性。

于是,自1997年开始,他便致力于老物件的收藏、研究、整理与展示。他不收收藏家看好的金石字画,不收值钱的珍瓷美玉,只收老祖宗留下的实用型文物——和衣食住行、民俗历史息息相关的木作文物。

“我想通过修复和收藏,使一些濒临消亡的木作文物拥有更长的生命。”他说,“我尽自己的所能,能留住多少,就留住多少。”

从2005年起,王文旺带着自己收藏的老物件,先后在20多个城市巡展,让更多人了解木作里蕴藏的中国文化与智慧。

古人用墨斗在弯曲的木头上画下直线,今人用红外线即可测绘。时代在前进,文化需要传承,博物馆是留住历史、传承文化的最好家园。随着巡展越来越成功,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支持,“自己开个博物馆”的想法,在王文旺心中萌生。

“既然我知道了传承木作文化的意义,那就该轮到我做了。”关于开博物馆的决心,他这样说。

一个木工,如何能创办一间博物馆?

资金,用自己赚来的钱。展品,是自己的藏品。筹建,自己读书写方案。布展,自己请教专家指导。

为收集木作文物,他问工友、找熟人、逛市场、去外地,费钱、费时、费力、费心,中断了自己赚钱的生意,不顾家人的反对,将一件件即将消逝的木作老物件“请”到了一起,给它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为给藏品做好文化溯源,王文旺“把图书馆搬回家”,当起了书虫,经常通宵达旦地查阅资料。有时,书上讲的内容,和他库房里收藏的物件正好能对上,天一亮,他就把东西找出来,对照书本进行修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