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红楼梦》导演胡玫:明知吃力不讨好,也要抛砖引玉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陈晨 德力格尔 | 发布时间: 2024-08-19 20:07:23 | 210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16日,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正式上映。

从2006年的剧本筹备开始,导演胡玫已经在《红楼梦》这个梦里呆了十八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红楼梦》,对经典改编的“解味”,更是衍生出无穷的路径。不同年纪读红楼,自有不同的滋味与感悟,而胡玫决定,回到自己与这本书的“初见”。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海报

胡玫初读红楼,是“文革”期间,家里床底下藏着的一本被翻烂的《红楼梦》,它成了迷茫少女的精神寄托。胡玫将自己青春期里对大观园里这些同龄孩子的想象与理解,与今天屏幕上的角色们同构,“童年不吐不快,我觉得他们是活生生的,和我一般大的一些小孩子。”

海选演员时报名多达两万人,要找到合适的演员如大海捞针。饰演宝玉的边程在十四岁时加入剧组,黛玉张淼怡十九岁。最终选出的90多个年轻人,几乎都没有读过《红楼梦》,而最终通过形体、台词、书法、茶道、刺绣等传统技艺的学习,研读《红楼梦》原著,演员们一颦一笑、身段步伐都成了表演的基础。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不足两小时的电影,绝不可能将这样的惊世奇书全盘纳入,而从成片来看,电影中“神游太虚”“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刘姥姥进大观园”“元春省亲”等名场面大多都保留下来。将叙事浓缩,戏剧冲突更集中于“阴谋与爱情”的主题之上,“宝玉出家”这个《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才上演的凄凉结局,“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成为了全片的开篇,而宝黛初见则成为全片结尾,以倒叙的形式完成了整个故事的闭环,压缩和重组了原著的时空。CG特效将太虚幻境与木石前盟的渊源搬上大银幕,原本作为整部小说中影视化最困难的一部分,借由今天技术的加持,原著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哲学思想,通过动态的光影效果和细腻的场景布置,有了具体逼真的具象呈现。

作为曾执导《雍正王朝》《大汉天子》等史诗电视剧集的导演,胡玫一直是“第五代”的一个异类,她很早离开电影行业转投电视,又跳脱多数女导演更擅长的儿女情长叙事,热衷于书写家国天下。在此次对《红楼梦》的改编中,“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三角恋爱之于贾府倾覆的大背景之下,“阴谋”的部分,恰是胡玫通过爱情这个线索,引出当时家族、朝堂与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也是因为大半辈子都与历史题材打交道,胡玫早就说过,自己是为“历史学家和批评家们提供了靶子”。她拍过许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和事件,或为了戏剧冲突和观赏性,或出于当代眼光的审视,每次她的作品热播,也都伴随着争议。

拍《红楼梦》是个注定“吃力不讨好”的事,她早有心理准备。在近期《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各地特色放映场中,总有观众向导演提问因改编引起的争议。胡玫表现得很坦然,她从未畏惧改编所带来的争议,反而很乐意看到观众有不同观点的讨论。她调侃那些争议是“正中下怀”,因为自己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初衷,正是想让《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可以再度被公众热烈讨论,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情。

“如果能重来,你还会翻拍《红楼梦》吗?”对于首映礼上观众的提问,胡玫毫不犹豫地回应:“还是会!”

电影上映前,胡玫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她分享了许多创作背后的故事,探讨如何在忠实原著与创新表达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的过程,以及创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思考。

胡玫

【对话】

海选演员如大海捞针,封闭式培训出“大家闺秀”

澎湃新闻:电影拍摄于2018年,为什么后来耽误了这么久才上映?

胡玫:没想到一耽误就是6年。2018年拍完了以后做后期,后期完成后正好是疫情。这导致我们发到美国的特效和镜头拿不回来,中美飞机停了,东西带不进来。包括还有一部分在印度等国家,等到了2022年才全部拿回来。收回来后我们发现比如音乐制作不达标,就跟他们扯,最后是全部推翻重新制作,所以整个过程就被耽误了。

制作有所耽搁,后续的定稿审核倒是一次性就通过了。但此时我们的两个制片方都出问题了,找不到原来的法人过来签字,就没办法找到发行公司展开合作。一直等到制片单位的官司结束,我们才开始推行发行。那时也是找遍了发行公司,他们都不接,觉得我们这边都是些素人,没有明星大咖出演的,可能不好卖。直到后来碰到于冬慧眼识珠,看完片子后觉得我们做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把一部《红楼梦》装进两小时的时长内,还做得挺好。这才有了今天发行的推进。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澎湃新闻:发行不顺利,最大的原因是演员是素人,这应该是在立项确定演员时就能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胡玫:因为你想想,《红楼梦》里写的是一群孩子,比如金陵十二钗、宁荣府的这些人物。如果全找明星演员,我根本驾驭不了。每个明星的时间都是掐得死死的,他只能在某个时间段演,调度起来太难了。《红楼梦》里有上千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如果都找专业演员来演,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那个时候如果要已经成名的明星,最年轻的演员也接近20岁了,但《红楼梦》里写得很清楚,林黛玉12岁,贾宝玉14岁,薛宝钗14岁半。那时候皇帝选妃子,十二三岁就进宫了。古代人的寿命和现在人不一样,五六十岁就算老朽了,现在五六十岁还算中青年呢,对吧?所以,年龄感是不一样的。你要是把这些年轻的明星演员集中起来,统一思想去拍《红楼梦》,他们没时间听你白话,都忙得很,不现实。而且我们当时资金也不充裕,融资很困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