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红楼梦》导演胡玫:明知吃力不讨好,也要抛砖引玉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陈晨 德力格尔 | 发布时间: 2024-08-19 20:07:23 | 207 次浏览 | 分享到:

澎湃新闻:海选的过程是怎样的?最主要的这三个演员的渠道是怎么来的?

胡玫:我们从2006年开始报写剧本,一直到2016年,剧本完成后得到了国家电影局的立项批准。2017年我们开始筹备组建主创团队之后开启了全球海选。我们先做了新闻发布,三个月的时间内有近2万人报名,但里面水分特别大,没捞出几个人来。但宣传消息已经是散布出去了。后来就有好多导演组的成员过来,又组了团队直接到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以及当时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找演员。我们在学校蹲点,像星探一样发掘了一些演员,都是想通过艺考报考艺术类大学的,还不一定被录取,但就进了我们的剧组。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主要三个演员好像都是看到我们发布了以后来的。饰演薛宝钗的黄佳容,她是暨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之前完全没有拍过电影,不知道电影为何物。饰演贾宝玉的边程当时才14岁,我一看,觉得长得挺好。他小时候拍过戏,算是个童星。饰演林黛玉的张淼怡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第一次去我选了一遍没碰上合适的,都准备上车走了,校长打电话来叫我别走,他那儿还有“存货”。他说怕摄制组是骗子假扮的,所以好苗子就没给我看。我就又回去了。回去一看,张淼怡确实不错,就带进剧组培训。

澎湃新闻:这些演员集中了很长时间进行封闭训练,放在今天的演艺行业其实挺奢侈的,这样做的必要性在哪里?

胡玫:我们从2017年全球海选,选出来近90个人,几乎都是素人,必须集中培训。培训本身就像是装修,挖地基、装管线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但非常重要。我们请了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来教表演、形体和台词,还请了书法协会主席胡斌先生教书法,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教绣花,香港茶学会的主席亲自讲茶道。这些训练虽然在电影中展现得有限,但它们奠定了演员们的基本功。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澎湃新闻:但这些培训内容,在片子里其实展现得很有限。

胡玫:功夫在幕后,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这些训练让演员在面对镜头时能自然地表现出角色的气质。如果没有这些训练,他们在拍摄时很容易出错,比如宝钗的走路姿态,他们一开始根本不懂古代的礼仪,通过训练后,走路的姿势、动作才符合角色要求。这些孩子刚来的时候,平均年龄14岁,叽叽喳喳的,根本不像宁荣府里的大家闺秀。所以通过学习,她们慢慢变成了知书达理、目不斜视的淑女,这些功夫全在前期的训练里。

用新的戏剧逻辑重构《红楼梦》中的“阴谋与爱情”

澎湃新闻:在这次改编中,剧作上做了哪些取舍?是否有为了保留一些著名桥段而做出的调整?

胡玫:对。毕竟是打着《红楼梦》的招牌,所以《红楼梦》中主要的情节都要尽可能地装进去,但也确实做不到面面俱到。在取舍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宝黛钗的爱情故事构建起《红楼梦》的基本情节,那么提炼这爱情悲剧时便发现了它的戏剧冲突。一方面是自由恋爱,一方面是世俗观念下官宦人家的所谓“金玉良缘”,最后出卖了年轻人的生命。所以宏观上的故事线并未更变,但是其中的著名桥段会有所嫁接。黛玉葬花、焦大骂街、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摔玉……不完全是原著,但我们用新的戏剧逻辑将它们融合在故事中。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澎湃新闻:宝黛的爱情主线,“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有点像现在年轻人的一见钟情和门当户对,怎么样用现代的解读看待他们的爱情?

胡玫:金玉良缘就是一个现代价值观的象征,就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更“务实”的,需要锦上添花的东西。那种纯粹的、赤裸裸的爱,放在现在挺不受待见的。但我觉得“金玉良缘”这个片名其实是一种讽刺,这部片子其实也是在提醒年轻人,不要太俗气,得有点追求。要自由地去爱,不要被太多附加条件伤害到。

澎湃新闻:关于影片中“阴谋”的部分,尤其是“贾占林财”这一段,是怎么考虑的?

胡玫:之前我让王蒙先生先看了这个片子。他看完第一句话就是:“胡玫,你把贾家挪用林家财产的事情给写实了,这真是个创新。”过去没有人这么做,但我们通过细致的研究,觉得贾家挪用林家财产这事儿是可以坐实的。曹雪芹可能因为当时的种种原因没有明写,但按照当时的情境来看,这是合情合理的。贾家当时已经日薄西山,大厦将倾,根本没有经济来源来维持这么大的开销。而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必须在元妃省亲时做足排场。所以大观园的修建必然需要一大笔资金,而这笔钱最合理的来源就是挪用了林家的财产。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澎湃新闻:过往你的许多作品中都涉及权力和朝堂的宏大叙事,这次在《红楼梦》中是否也有意挖掘这一部分?

胡玫:我也没特别去追求这个方向,但《红楼梦》确实值得做。它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让人越来越感受到其中的深度和复杂性。书中讲到的很多东西,比如生老病死、阶层的轮回,这些都像是命中注定的。曹雪芹几百年前就已经把这些道理讲透了。你有了阅历,再回头读《红楼梦》,真的会拍案叫绝,感叹他对人生的透彻理解。

澎湃新闻:这次在影片中特效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像太虚幻境和木石前盟的部分,是否也是技术发展带给名著的新空间?

胡玫:是的,因为新时代拍一部《红楼梦》电影,除了继承原著的灵魂之外,还得给观众一些新的视觉体验。电影毕竟是视觉艺术嘛,所以曹雪芹当年想象中的太虚幻境,我们今天能不能用现代的特效技术重新造出来?当然可以。这实际上是对曹雪芹先生创新精神的一种传承。他本来就是个革命者,一个叛逆者,他写作中充满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