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女扮男装43年 她将道情戏传唱到天南地北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王静 | 发布时间: 2024-09-04 09:25:23 | 157 次浏览 | 分享到:

  父亲去世后不久,2000年前后,李艳玲受邀跟随戏剧团到台湾演出,当时村民们和母亲开玩笑“闺女上台湾去了,这以后可回不来了”,虽然她曾多次给母亲解释肯定会回来的。但母亲还是忍不住担忧,每天拿着板凳坐在家门口等她回来,等了足足半个多月,终于把李艳玲盼了回来。那一刻,母亲紧绷的心弦才彻底松弛下来,随即就一病不起。回想那时自己一边要跟团演出,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和生病的老母亲,李艳玲不断感慨那段时间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未曾在父母膝下侍奉尽孝,成了李艳玲内心再也无法抚平的遗憾。“猛听得母亡故,我肝肠寸断,头发蒙心打颤天转地旋……”李艳玲从初学这出《状元吟》到上台演出,每唱到这一段戏词,她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哭得难以演戏。原来,李艳玲从小被养父母抚养,养父母虽家境贫寒异常艰苦,但却疼她爱她,视如己出。“小时候家里学戏的孩子得有二三十个,虽然大家都带有粮食,可是大家都穷呀,哪个能够吃?”李艳玲回想起那段苦日子,一大家子住的是“烟叶楼”(土坯房),吃的是榆树皮、棉花籽、红薯干面,苦涩坚硬又难以下咽。母亲为了让她吃好一点,将喂牛时淘洗麦秸留下的一点儿麦粒磨成面粉,掺到红薯面里给她吃。如今苦日子终于熬出来了,父母却已不在人世,每每想起父母操劳一辈子,却没享受到儿女侍奉在侧的幸福,这让她心里总是难以释怀。

  遗憾总是无法弥足,李艳玲也明白自己更应该活在当下。唱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她的心里自始至终都装着道情戏。所以当团长提出为了太康道情的传承与发展暂缓退休时,她毫不犹豫就应了下来,她也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道情戏,让这个稀有戏曲剧种百年、千年传承下去。“日后退休了,我还是要每天做直播,借助直播将太康道情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也是所有戏曲人的初心。”

  采访期间,年近花甲的李艳玲正顶着河南高温酷暑的天气登台表演,一场戏唱罢下台,汗流浃背,浸湿衣衫,头套下也是缕缕湿发。演戏之余,她还要挤出时间到电台排演新戏微电影《一只破碗》,这部新戏主讲农村婆媳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是想让现在的农村媳妇们看看,倡导大家孝顺父母,婆媳和睦,传播正能量。”文/本报记者 王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