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中国炼铁第一人”走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宋春丹 | 发布时间: 2024-09-04 09:37:05 | 1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位于武汉主城区东北角的钢城中,矗立着多座高炉,其中一座铁红色和湖蓝色相间的就是2019年退役、2021年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的武钢一号高炉。把手放在历史复原场景触摸屏上,会有火龙般的“铁水”奔涌而出,模拟1958年炼出的第一炉铁水。

原武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当年就是这座高炉的开炉指挥长。2024年7月14日,96岁的张寿荣去世。

张寿荣21岁进鞍钢,29岁调入武钢,88岁见证宝钢和武钢重组为世界“钢铁航母”宝武集团。一部承载着新中国工业化梦想、曾经“元帅升帐”的钢铁行业发展史,那些重大历史节点,他都不曾缺席。


2005年9月11日,张寿荣院士出席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企业家管理论坛。图/中新

由“大上”到“大下”

1949年,张寿荣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北洋大学冶金系毕业,9月由东北局分配到鞍山钢铁公司。

那时鞍钢建设是全国经济建设重中之重,开工典礼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送来了“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锦旗。当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鞍钢占了9.47万吨。

鞍钢留用了104名日本技术人员,生产组织以他们为主。在给日本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当了半年学徒之后,1950年春张寿荣开始担任一号高炉工长。

他逐渐摸索出,炼铁就跟烧火做饭一样,放多少米、加多少水、打多大火、烧多长时间都是很有讲究的,不然就有可能做出一锅夹生饭,或把饭烧煳,甚至把锅烧穿,炉子弄熄火。

那时高炉的现代化程度很低,没有计算机,各种计量表也不全,当工长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比如观察铁流,以判断铁水中的硅、硫含量。随着含硅量升高,铁水中的火花逐渐稀少,分叉多,跳跃很高;当含硅量在2.5%以上时,看不到火花,而在铁流中出现小火球;铁水含硅量越高,流动性越差,粘铁沟越严重。

1951年,张寿荣升任生产值班长,第二年又当了生产科长,第三年成为厂长助理。

苏联在中国援建的156个大项目中,钢铁工业有7项(实际为8项),分别是鞍钢、武钢、包钢、本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热河钒钛矿,其中鞍山、武汉、包头为三大钢铁基地。鞍钢作为龙头老大,在这些企业的逐步建设中输送了大批人才。

1956年5月,张寿荣被派到武钢,参加审查苏联编制的炼铁系统初步方案,从此与武钢结缘。1957年元旦过后,他正式调入武钢,成为筹建炼铁厂的负责人。

1958年9月12日,武钢一号高炉准备开炉。高炉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容积为1386立方米,超过鞍钢,在国际上也位居前列。其时正是“大跃进”期间,这个日期是几次提速的结果。

开炉点火需要用1400来根废枕木,指挥部要求4小时装完,而在鞍钢比这小的炉子都需要8到12小时装填。经过热风烘炉,炉温在50°以上,工人们汗如雨下。从铁道上拆卸的旧枕木上有许多钉子,有的工人身上被划破了,作为开炉指挥长的张寿荣让几位老师傅拿大锤把钉子锤平。枕木终于如期架好。

次日凌晨3时,武钢总经理李一清将一支火把伸进炉缸,炉火熊熊燃烧起来。下午3点,毛泽东登上一号高炉的炉前工休息室屋顶平台,观看第一炉铁水出炉。20来分钟后,出铁口打开,铁水涌出。毛泽东带头起立鼓掌,现场一片欢呼。

不久,武钢二号高炉破土动工。高炉建设周期一般为8至10个月,但在当时的大形势下,经过各路建设大军的大会战,二号高炉仅用4个月20天就投产,创下世界最快纪录。9月,炼钢厂一号平炉投产,比原计划提前10个月。初轧厂也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多,于1960年7月投产。

钢铁生产的正常流程是先对铁矿石进行选矿、烧结,再由高炉炼铁,次之平炉炼钢,随后初轧成钢锭,最后精轧成钢板、钢管等各种钢材。但是,由于炼铁和炼钢数字最能直观体现成就,因而备受重视,资源也更向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倾斜。

1960年下达武钢的生产指标是铁150万吨、钢90万吨。为了达到这样的高指标,只能停建、缓建属于第一期工程的轧板厂和大型轧钢厂,将施工力量集中到本属于第二期工程的三号高炉和五号、六号平炉。由于建设顺序打乱,一号高炉开工时只能全部使用品质较差的块矿而不是烧结矿,钢锭也难以及时轧成钢材,影响了协调生产。

武钢文学协会原主席、中国冶金作协副主席钟钢是《张寿荣自传:钢铁人生》作者。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号高炉投产后,张寿荣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如何减少故障,维持正常生产。通过反复摸索,他练就了为高炉排除故障的一手绝活儿。他是中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首创者和推广者,使中国大型高炉的一代(不中修)炉龄达到20年以上。

1961年,随着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钢铁工业由“大上”转为“大下”。1960年全国生铁产量为2716万吨,1961年下降到1281万吨,1962年又降到805万吨。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家要求武钢在三年内形成年产200万吨钢生产能力,“抓两头带中间”,集中力量补两端的短板。

但“文革”开始后,武钢生产一度陷入混乱。最严重的时候,张寿荣只能协助厂领导在技术上确保“高炉保温、人保命”,底线就是炉子不能熄灭,不能出安全大事故。他自己也成为被打倒的对象,下放班组劳动。工人们友善地调侃他是四个“一百八”,即身高一百八、体重一百八、血压一百八、工资一百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