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他的书,引领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倪伟 | 发布时间: 2024-09-19 23:53:12 | 139 次浏览 | 分享到:

直到22年后,在湖南人民出版社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48岁的锺叔河重新拿起笔,坐在一个22年前的老同事身边,学做图书编辑。大把时光已被虚掷,好在重新焐热的心气尚未减损。

1979年,改革开放已经起步,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那一年,《读书》杂志复刊,第一期发表头条文章《读书无禁区》。锺叔河迫不及待开始了自己的宏大计划,着手编辑《走向世界丛书》,内心还酝酿着周作人的那些文字。

小时候,在家里的书架上,他在父亲藏书中看过一本《西学东渐记》,那是晚清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睁眼看世界的自传。少年锺叔河不会想到,袒露在这本旧书中的困惑、追问、探求与所得,在未来的另一个时代,将再次在他身上萦绕不去。被划为右派入狱以后,他都千方百计找书读,补上了《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课,也持续留意此类晚清著作。在漫长的、隐秘的阅读生涯中,他经眼过300多种晚清人物的海外记述,在这个小众的历史领域,他已经成为专家。

当他开始做书,第一个想法就是遴选100种此类著作,推出《走向世界丛书》。1980年冬天,丛书第一本——李圭所著《环游地球新录》上市。1876年,作为清朝工商界代表的李圭,受邀前往美国费城参加为纪念美国建国100年举办的世博会,继而游览了纽约、伦敦、巴黎等都市,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在他出国之前,没有几个中国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到1986年,《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35种陆续出齐,几年间在文化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此时锺叔河已经调任新成立的岳麓书社总编辑。

他编书,也找答案,以做学术的劲头做起了研究。他为每一本书撰写详细的序文,短则七八千字,长则三四万字,一些篇章原文发表于顶级历史学术期刊。很多前辈鼓励他将序文单独出版,其中就有钱锺书。钱锺书看到他发表在《读书》上的一篇文章,主动请人引荐,邀请锺叔河到家里聊天。《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出版之时,从不给人写序的钱锺书主动作序,有感而发:“哪怕你不情不愿,两脚仿佛拖着铁镣和铁球,你也只好走向这世界。”

20世纪80年代是丛书的年代,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以及各类哲学、文学译丛纷纷出炉,引入国外思想资源,一时洛阳纸贵。《走向世界丛书》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在故纸堆里找药方。

锺叔河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自己编这套书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我只是感兴趣,也有些资料。但都是我自己思考的结果,我没有重复别人,我不愿重复”。他喜欢法国诗人缪塞的一句话:“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

1989年,他当了5年岳麓书社总编辑后卸任,《走向世界丛书》出版中断,他将剩余的资料全部运回家保存。直到20多年后项目重启,他再次担任主编,2016年出版了剩余65种。历时30余年,百卷合璧。

不料一生沉浮,皆在此中

作为一名编辑,他的知名度也并未超出出版界。直到《走向世界丛书》出齐的次年,2017年,他获得韩国坡州图书奖特别奖。自此,年近九旬的出版人名气越来越大,登门拜访、慰问、采访者络绎不绝,散文集不断重印。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位老人,以及他身上所保存的老派知识分子精神。

“我读书时虽爱读文章,爱写文章,但不曾想过以文字为业,”他曾总结说,“不料一生沉浮,皆在此中。”

他一生见过太多惨剧,但他从未动过那个黑暗的念头,在狱中,最困顿的日子里,他写信勉励妻子朱纯:“饭还是要吃的,书还是要读的,要我们死,我们是不得死的。”

“我住二十楼,想死的话,跳下去就行了,”他指指两米开外的阳台,“但现在我想去也去不成了。”说着又艰难地笑了起来。


锺叔河部分写作和编辑作品。

“此中”有苦难,亦有收获。读书与思考,也让他遇见了一生挚友。早在1955年,鍾叔河与报社其他三位同事朱正、张志浩、俞润泉被打成“反动小集团”,原本交情并不太深的四个年轻人,反而因此结为至交。

“我没有编过一本获奖的书,”在四壁塞满旧书的客厅,朱正笑着说,“但锺叔河做的选题都很好。”相比于出版,朱正真正的热情和进取心在于学术。他曾经对锺叔河写《念楼学短》颇有微词,认为他不应该写小文章,要做更重要的研究。但锺叔河觉得老友高看了自己,自己擅长的并非学术。两年前,朱正出版了一本百万字的研究著作,之后已无太多未竟之志。锺叔河以赞叹的语气为他题词:“喜见巨著成,照夜光如炬。垂死惊起呼,朱子今再遇。”

在这个被奶茶、夜市和娱乐节目不断强调着要活在当下的网红城市里,这两个老编辑代表着另一种眼光:人不仅活在当下,也活在历史中。

锺叔河曾引述一段外国人评价容闳的话,来阐述做《走向世界丛书》的初衷:“一个能够产生这样人物的国家,就能够做成伟大的事业。这个国家的前途是不会卑贱的……可以看到,中国本身拥有力量。”他也谈到过晚清人物黄遵宪的心境:“他始终在紧跟着历史的潮流,关心着天下的大事。尽管自己名列株连黑籍,却始终对未来抱有信心,相信四亿人民是一定会从二千多年的魇梦中醒来的。”

沉沦的日子里,周作人激励过他。1963年,在街头谋生之余,他邂逅了一本署名周遐寿的旧书,被文笔感动,后来才知是周作人。他喜欢周作人的文章,认为里面有“诚实、冷静、积极”的态度。他到小店中买了几张红色横格的材料纸、一小瓶墨汁和毛笔,郑重地给周作人写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