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黄山放绳工李培生:收到回信之后,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

来源:新京报网 | 作者:汪畅 | 发布时间: 2024-09-25 22:37:36 | 94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峦叠嶂之间,一个黄蓝色的身影忽隐忽现。

他在悬崖间蹿上爬下,将手里自制的捡拾器伸向悬崖深处。很快,一顶被风吹落的帽子被捡拾器的尖端处挑起,收入腰间的垃圾收容袋。游客们扶着栏杆上上下下,有时看到这个身影,总要惊叹一句,“还要去那里捡垃圾?”

海拔1800多米的黄山之巅,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环卫放绳工李培生就这样被一根50多米的长绳吊着,逐渐下落至垂直的山崖,红色的垃圾袋就绑在腰间,他快速将隐没在植被中的垃圾捡起。从业27年,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多公里,相当于登上了200座珠穆朗玛峰。

2022年,李培生从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平凡劳动者的回信,他也想写一封信,讲述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看到的黄山风景区。2022年8月13日,李培生和“守松人”胡晓春一同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回信中称,“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

李培生从未想到,自己也能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真没有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这份巨大的鼓舞不仅是给我和晓春的,也是给黄山的,更是给所有‘中国好人’的。”


9月15日,黄山风景区,李培生正在悬崖边捡拾垃圾。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写信

9月15日,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李培生照例巡山。除了负责景区沿路的卫生之外,他还要负责莲花峰附近一带的山体外围清洁,需要翻越栏杆,用一根绳索吊在悬崖峭壁上,清理遗落在山体上的垃圾。

这天雾气说来就来,能见度下降,放绳的工作没办法进行了,李培生就翻过栏杆,沿着小路扎进绿叶之中,寻觅散落在各处的垃圾。

李培生是安徽无为人,1997年他应聘成为黄山风景区环卫工,一开始还只需要在景区开发好的路段上做保洁工作。后来领导看他四肢灵活,身材短小精悍,便提出希望他能将山体外围也清洁干净。

自此,一根五十多米长的绳子成了李培生的工作伙伴。耳边是呼呼的山风,脚下是万丈深渊,李培生双手拉着绑在身上的绳子,也不太能站稳,他有时恐惧,“万一绳子断了,我怎么办?”可这份工作还得有人去做,“我们的工作就是把黄山打扫干净,尽管是有危险,但是胆大心细就好了。”

2022年,李培生和黄山风景区的“守松人”胡晓春一同参加了一个生态文明培训班。同为“中国好人”的两个人常年守在黄山上面,已经相识许久。李培生从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劳动者的回信,也萌生了写信的想法。最终,他和胡晓春商量着一同写一封信,讲述二人多年来在黄山的所见所闻。

一开始,两人拿着一张纸翻来覆去改了好几遍,也不知道该写什么。李培生坦言自己是初中学历,胡晓春是高中学历,面对给总书记写信这件大事,二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措辞。后来想到在生态文明培训班上学习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决定结合这个理念来写,表达他们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李培生的日常工作内容,也被他写在了寄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在黄山风景区做了27年清洁工,李培生见证了黄山旅游业的变化。他将其总结为三点,分别是景区的变化、游客的变化和服务的变化。

27年间,李培生见证了景区游客人数的变化,原来一年大约有百万人来黄山风景区旅游,而现在的高峰期,一年能有四五百万人旅游,有七老八十拄着拐杖来的,有尚在襁褓之中被抱着来的,“这证明了国强民富,大家的口袋鼓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不一样了。”

人多了,垃圾的总量却是差不多的,这意味着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了,客人的素质在提高。“都是些旅游制品、塑料袋、纸张等等,每次的垃圾量不是很大。”李培生在信中写道,有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他发现,山上的很多垃圾并非游客故意扔的,有时候风会把垃圾吹跑,带到悬崖上。巡山捡拾垃圾的过程中,他还发现,越来越多游客会随身携带一个袋子,带走自己的垃圾。

而他们的服务也在变化,“想客人所想,让他们宾至如归。”现在除了捡垃圾之外,有时候还需要帮一些游客捡起跌落山崖的手机,那里面有他们全部的数据信息。

李培生将这些写进信里,翻来覆去改了又改,他想,自己的工作就是保护黄山风景区的环境,“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吧!”


2021年4月,黄山风景区,李培生放绳下悬崖捡垃圾。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不被理解的工作”

日常工作的内容,李培生未曾向父母透露过。直到2010年,他的大名和他在黄山上“飞檐走壁”的影像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父母看到后才知道,原来儿子做的是这么危险的工作。

“你就不能换一份安全的工作吗?”李培生回无为探望父母时,他们总是一脸愁容。知道瞒不住了,李培生只能将身上的擦伤藏好,然后告诉父母,自己定期参与高空作业的专业训练,绳子也是专业的登山绳,只有自己身体状态好的时候,才会去下悬崖,“是安全的。”

每次下悬崖之前,李培生都会做好安全预警:将50多米长的绳子一寸寸检查,看是否有破损的情况;下降时一次不能超过12米;要随时留心头顶可能滑落的石头和树枝......

对于放绳,李培生早已轻车熟路。放绳通常由两个人共同完成。先将绳子拴在石头栏杆上,李培生的搭档站在栏杆内拽绳子,而李培生则将绳子给自己套上,翻越过栏杆,开始下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