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一株清贫的牡丹,我做到了

来源:新民晚报 | 作者:李泓冰 | 发布时间: 2024-09-30 21:15:53 | 118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件事,是发现了反式维甲酸能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上世纪80年代王振义攻克凶险白血病

这是最凶险的一种血癌,几乎沾上就意味着死亡宣判。他的妻子谢医生是儿科大咖,为了手上一个罹患此病的女孩已无力回天而难过,王振义把精研了七八年的全反式维甲酸,用于临床,把“坏细胞”转化为“好细胞”,女孩起死回生。这样的奇迹一再发生,他的新药使95%的病人症状缓解。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让国际医学界刮目相看,把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颁给了他,评语中称他是“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他的论文,成为全球百年来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86篇论文之一。

“第四件事,是‘开卷考试’,我来做年轻医生的‘拐杖’。”

这是他晚年自创的考试名目,所考全是“附加题”——血液科每周拿出一个真实疑难病例做课题,由年轻医生提出困惑,他提前上网查阅资料,深思熟虑,每周四到科室来给予回应,共同讨论。这一考,就是20年。年轻医生们临床科研工作太忙,他愿意替他们泛读文献资料,精选给他们,应用于临床。“开卷考试”的结晶,《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出版了两册。

说起治疗,他细眯的双眸中依然有光。

画好“抛物线”,让弟子们接力攀高

“小陈不容易,这一年在海医做了很多事。现在是海医的校长了。”这“小陈”,说的是海南医科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国强,也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

他的门下,不只桃李芬芳,更有众多足以自立门户的栋梁。他有个“抛物线”理论,“你到了高峰,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就要让贤,让更年轻的人才顶上去。这样抛物线才能不断向上——不是说等到你做不动了才让,那就有了起伏,很浪费”。他在血液学研究如日中天之际,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让位给得意门生陈竺,陈竺将之带入“基因研究”新境界,把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用这种人才观,托举他优秀的弟子们,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一代代攀向高处,成就国内科技界难得的“一门四院士”佳话。

李泓冰摄

聊天中,“为什么呢”,是他的口头禅,他会蹙着眉毛想想,自问自答。

“阅读,思考,很要紧。要始终会提问题。我的习惯,凡事一定要问为什么,永远不要放过任何问号。”

这话,听他说过N次了。这也是他对学生的期许。

想起刚读到的一则故事:罗素问剑桥哲学教授摩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摩尔答:“维特根斯坦——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果然,他的预言成真。有人又问维特根斯坦:“罗素的哲学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答:“因为他再也不问‘为什么’了。”

看来,追问“为什么”,是成就大师最重要的力量——没有之一。

告别时,我说下次再聊。他笑:你也是蛮奇怪的,一直要和这么老的一个人聊天,为什么呢?

——因为每次和你聊过,都像充了电一样呀!

就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明亮、温暖、快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