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陈麻花:“外姓人”成了传承人

来源:重庆日报 | 作者:重庆日报 | 发布时间: 2024-10-10 23:59:26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市级非遗陈麻花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昌银。(受访者供图)
▲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兵(右)和总经理杨学武。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人物名片>>>
陈昌银
重庆市级非遗陈麻花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磁器口陈麻花创始人。1998年开始在磁器口附近挑担售卖麻花,2000年至2007年以个体户身份在磁器口经营麻花生意,2012年至今任磁器口商会副会长、沙坪坝区人大代表。
陈建兵
陈昌银独子,2006年继承父亲衣钵,现任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岸区人大代表。他开启了公司的电商时代,带领公司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杨学武
1981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现任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陈麻花建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以麻花为主题的博物馆,并于每年8月8日举办“重庆麻花节”,发布麻花行业白皮书。
“大家好,我名叫杨学武,是‘磁器口陈麻花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今年8月的一天,在沙坪坝磁器口举行的重庆第六届麻花节开幕式上,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说出这样一番话,台下立即“炸开了锅”。
“陈麻花老板不是姓陈吗?为何传承给了姓杨的外人,企业发生了啥事?”
陈昌银的祖父陈景洪,是“陈麻花”品牌的创始人。陈昌银继承祖业,从合川来到磁器口,走街串巷卖麻花,随着磁器口旅游大火,陈麻花开始声名大噪。
陈麻花为啥有个外姓传承人?故事还得从2006年底的一场饭局说起。
01
“空降”外人 亲戚们“不干了”
“要不你到陈麻花来帮我吧!”
2006年底的一天,陈昌银的独子陈建兵在接手家族企业后,专门摆了饭局,招待他的大学同学杨学武。刚坐下,陈建兵开门见山地向杨学武发出加盟自家企业的邀请。
陈麻花传到陈建兵手中,已是第五代(第四代传承人是陈建兵的舅舅蒋应福)。自小闻着麻花的香气长大,对这份家族事业,陈建兵有着深厚的情感,也有着光大家族产业的使命感。
正式接班的前几年,陈建兵就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兴品牌的冲击、消费者口味的多元化,传统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不作出改变,陈麻花很可能被时代淘汰。
“剃头匠不能给自己剃头”,自己有啥问题,最好让别人来帮忙。于是,陈建兵滋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外部引入人才,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为啥想到杨学武?两人是重庆理工大学的同窗,感情深厚、知根知底。更重要的是,杨学武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工作,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开阔的视野。随着交往的深入,陈建兵越来越觉得这位老同学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且在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推动品牌升级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当天的饭局上,陈建兵向杨学武吐露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席间,杨学武默默听着,一直未表态。陈建兵有点急了,一遍又一遍地“摆事实讲道理”。直到大家举杯喝散场酒时,杨学武才突然闷下一大杯酒,大声说道:“要得,一起干。”
“他其实是在观察我,看我有多大的诚意。”陈建兵事后认为。
成立一家新公司,仿照外企进行市场化运营,让老同学来出任总经理。当陈建兵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立马遭到激烈反对。
“家族企业从来都是通过血脉来传承,外人介入恐生变数。何况现在店里都是自家亲戚,他们难免有想法。”陈昌银说。
果不其然,当陈建兵把这一想法试探性地放到“亲戚圈”时,立即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不少亲戚认为,自己在家族企业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突然空降一个外人来管他们,他们不服;更有人担心,这会堵塞了他们的上升通道,陈建兵的两个表哥和一个表叔,甚至直接递交了辞呈。
面对家族成员的强烈反对,陈建兵没有退缩。他心里很清楚,陈麻花要在磁器口越来越多的麻花商家中保持竞争力,必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推进品牌升级。要做到这一点,从外部引入智力资源是最佳选项。至于能否赢得家族成员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只能靠业绩说话。通过陈建兵的反复游说,陈昌银最终同意让儿子试一试。
02
作坊“升级” 变身现代企业
在一片质疑声中,杨学武正式入职。他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陈麻花的市场主体登记,从个体工商户变更为企业,正式成立了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使之成为重庆第一家麻花休闲食品类企业。
“对消费者而言,企业往往比个体户更有市场信誉度,这便于我们强化品牌认知;同时企业也更容易获得资本等生产要素,有利于做大做强,通过规模夯实市场地位。”杨学武说。
市场主体的变更,相当于换了一副“马甲”,但要提升竞争力,关键在于进一步打开销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而当时的陈麻花,产品销售范围主要还是在磁器口。
“陈麻花,绝不能只是磁器口的陈麻花。”在杨学武的建议下,陈建兵向陈昌银提出,要主动出击开拓市场,让陈麻花走出磁器口,进入全市乃至全国更多的商超。
这一次的建议,又遭到了陈昌银的否决。他不是不愿意把家族生意做大,但这位传统手艺人认为,只要做好了品质,就会“酒香不怕巷子深”,市场自然会扩大。如果主动去拓展市场,就要达到相应的生产规模,而规模一大,仓储、物流环节多了,时间长了就难以保证麻花的口感和新鲜度,“搞得过于激进,到时品质差了,我们几十年的积累就会一下全部被打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