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这里的画家,把自己画成一道风景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张世光 张鑫 | 发布时间: 2024-10-15 18:05:23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历经27年的时间,肖像画廊随着中央大街的闻名而闻名,画师们也始终坚守在这里,由无序发展成有序,从个体变成了团队。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欧式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城市画卷。在这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一处特别的角落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画笔散落在凳子旁,阳光投射在画板上,20分钟不到的时间,对面的人像就已经生动地影射在纸面。中央大街北端地下通道对面,25名画师支起画架,临江而画;小朋友、老年人、甚至还有国外的友人,在画师对面的一排凳子上整齐地坐着。

  这个地方现在被称作肖像画廊,这支队伍被称作画师团队。

  “打野摊”发展起来的团队

  时间倒回1996年,戴明彦背着画架,第一次来到松花江畔画画。“最开始什么都没有。”戴明彦回忆,刚开始在这里画画的时候,没有团队,也没有非常固定的地点,甚至就连“中央大街”这个名字也还没有成为哈尔滨的品牌,大家都在“打野摊”,找地方随便画。

  哈尔滨市政府注意到了这群分散在各处的画师们。经过与画师们的协商,考虑了人流量、场地便利性等因素后,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决定整合几个人为专业的画师团队,将大家绘画的地点定在防洪纪念塔前、地下通道对面的一片开阔地带。就这样,画师团队正式成立了。

  “我们现在都是持证上岗的。”与戴明彦同一批“打野摊”的画师梁长义举起胸前的挂牌,上面详细记录着他的姓名和编号。据中央大街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马瑛鸿介绍,除了需要“持证上岗”外,画师们上岗前还要签署《画师上岗承诺书》,绘画时要遵守《画师管理规定》。

  “承诺书”中对画师的上下班时间、绘画作品的尺寸、收费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在要求画师们“不强买强卖,如顾客不满意,不强行收费”的同时,还要求画师们“把包含本人姓名、编号和投诉电话贴于作品大样上,方便游客投诉与监督”。

  “现在我们重新为画师们定制了座椅,座椅上印有中央大街的logo。”“画师们必须套着统一的艺术家马甲、挂上统一的胸牌、在统一的时间上岗。”马瑛鸿说。

  考虑到气候的原因,中央大街管理委员会将每年5月1日到10月1日定为画师们的上岗周期。工作日下午3点钟打卡签到,晚上11点钟收摊休息;而本应正常休息的日子,因为客流量大,上班时间则提前到下午1点钟。

  “五湖四海”的“殊途同归”

  1999年,以沙画为专长的艺术家张辉路过中央大街,看到了当时的画师团队。“看到他们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幅画,感觉非常厉害。”因为自己本身从事的也是美术行业,在中央大街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张辉就自己回家练习,后来也成为画师团队的一员。

  周洪胜很喜欢绘画,9岁就开始学画,在2006年加入了画师团队。成为职业画师之前,他一直以养牛维持生计。

  不仅是张辉和周洪胜,在正式成为中央大街的职业画师前,有许多画家是雕塑、油画、动画设计专业出身,最擅长的不是人物肖像;也有画家仅仅是业余爱好者,有一直在制药厂当临时工的,有在农村养牛、养羊的,从事的并不是绘画方向的职业。但现在,大家在同一个地方做着同一件事情——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画完一幅彩色人物肖像。

  然而,这支曾经看上去不够专业,甚至是与专业毫不相关的、从“打野摊”起步的画师团队,并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从成立开始,在中央大街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每年五一假期前,画师们都会被召集在一起,接受群众评审和高校专业评审的考核。群众会从直观的角度评价画师的作品,专家则从专业角度对画师的绘画功底、艺术性和逼真程度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分。中央大街管理委员会期望用这样定量考核、择优录取的方式,保证录取画师的专业水准,提高画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今年四月末参加考核的30名画师中,有25名画师通过了考核,成功上岗。

  不在中央大街工作的日子里,画师们都会去省外甚至是国外交流学习。外出学习不仅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画技能够顺利通过每年4月份的上岗考核,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

  现如今,画师上岗时所佩戴的证件上还详细标明了投诉电话。如果画师的作品未能令顾客满意,且双方未能达成友好解决,顾客可以随时拨打投诉电话进行反馈。

  画师团队成了“打卡点”

  随着“尔滨”旅游业的发展,中央大街的游客络绎不绝,每位画师每日可以完成10多幅肖像画。

  如今,普通的人物写真价格已涨到了每张100元左右,但中央大街肖像画的收费标准经过街区管理者与画师们的协商后确定为:黑白素描50元/张,彩色肖像70元/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师团队也从最开始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发展成如今整齐划一的团队,初始团队中的成员目前仍有3人在坚守岗位。

  事实上,画师团队的创作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让大多数人满意。

  刘玉霞15岁开始学画,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肖像画廊正在招募画师,便前来试一试,加入画师团队。

  “第一张画画完的时候,小姑娘非常不开心,因为我把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画得很丑。”回忆起自己当画师后的第一幅作品,刘玉霞印象深刻。“这件事儿对我自己打击也很大,我就想着不能让顾客带着遗憾走。”后来刘玉霞不断精进自己的画技,不在中央大街创作时,她都会去海南、重庆等南方城市和其他画师取长补短、交流学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