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历史的回响 前行的力量

来源:新华社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5-01-15 16:24:25 | 2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历史,总是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90年前,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前进道路上,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今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历史的不朽篇章激荡起新的回响,鼓舞人心、启迪未来。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深冬时节,遵义老城,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排起长队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追寻一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90年前,为突破国民党当局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战士血染湘江。

生死攸关之际,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正确的路线指引,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对于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深刻认识——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在风高浪急的关键时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才能一呼百应、力挽狂澜,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起来,汇聚起磅礴力量,在攻坚克难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2025年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掌舵领航、力担千钧,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勇担使命、挂帅出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政治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放眼全球、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惟其前路艰险,方显核心领航。

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郑重地在自己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庄严宣示——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历史的昭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5年,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看了“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

用兵如神靠的是什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

“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是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之一。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位于贵州遵义市习水县的四渡赤水纪念馆(2025年1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

冲破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教条的思想桎梏,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在理论上守正创新——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