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一时的加拿大鹅要被卖了?8月28日,有消息称,加拿大鹅背后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正在筹划出售手中加拿大鹅的股份,潜在买家包括中国的 Boyu Capital博裕资本、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以及波司登、安踏体育等。

曾风靡一时的加拿大鹅要被卖了?8月28日,有消息称,加拿大鹅背后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正在筹划出售手中加拿大鹅的股份,潜在买家包括中国的 Boyu Capital博裕资本、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以及波司登、安踏体育等。对于传闻,加拿大鹅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予评论”;波司登相关人士同样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应:“公司不对市场传闻予以评论。”安踏体育则直接发布公告否认为潜在收购方。在业内人士看来,加拿大鹅从高峰滑落的剧情正在上演,贝恩资本不会做赔本生意,此时出售加拿大鹅或是最好的时机。
加拿大鹅回应:不予评论
加拿大鹅被卖的消息不断发酵,引来各方围观。根据公开资料,目前,贝恩资本持有加拿大鹅60.5%的多重投票权股份,拥有公司55.5%的总投票控制权。
为进一步了解消息的准确性,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加拿大鹅相关人士,对方回应称:“品牌方对此不予评论。”
关于潜在买家,有消息称,目前来自中国的 Boyu Capital博裕资本和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已经发出邀约,报价13.5亿美元。此外,其他潜在买家还包括来自中国市场的波司登,以及由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方源资本(FountainVest Capital)与安踏集团组成的财团。安踏体育方面曾在2019年收购芬兰体育用品集团Amer Sports。
不过,安踏体育于8月28日下午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否认了为潜在收购方的消息。“谨此提及今日若干媒体关于本公司可能收购加拿大鹅控股有限公司的报告,本公司谨此澄清,其并非该潜在收购的一方。”安踏体育如此表示。波司登相关人士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不对市场传闻予以评论。”
加拿大鹅成立于1957年,最初是一家面向极端天气环境的小众服饰品牌,近年来逐渐转型为全球奢侈品牌。
这与背后的贝恩资本脱不开关系。
加拿大鹅与贝恩资本的故事还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2013年12月,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鹅多数股权,在贝恩资本的推动下,加拿大鹅于2017年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在贝恩资本主导下,加拿大鹅的SKU从之前的仅20多种逐渐拓展到200余种,产品定位也从此前的“极地防寒服”专属代名词逐渐大众化,如通过材质创新延伸出都市轻量系列,新增轻量羽绒、针织衫、鞋靴及配饰等。
此外,在贝恩资本主导下,加拿大鹅开启全球扩张布局战略。2016年,加拿大鹅纽约Wooster Street直营店旗舰店正式开业;2018年,加拿大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设立大中华区总部。在此后的几年里,加拿大鹅全球直营门店数量飙升到50家,同时上线覆盖欧洲、北美、亚洲等核心市场的电商平台,构建起线下体验和线上裂变的全渠道网络,实现从小众装备到奢侈品牌的关键跨越。
2018财年,加拿大鹅营收同比大涨46.4%,资本市场也给出热烈回应,公司股价在当年11月飙升到72.3美元/股,达到历史峰值。这也被认为是印证了贝恩资本这场押注的胜利。
高端与神秘感淡去
2018年寒冬的一个早上,消费者在加拿大鹅位于北京三里屯的门店前早早排起了长队,在代购圈混迹多年的李木子也在其中。用李木子的话说,这品牌很火,在国外也是凡有新品就排长队。“且看着吧,多抢两件转手就能赚一笔。”李木子最后赚没赚到钱他已经想不起来了,但他明确记得,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他都会帮客户排队抢购加拿大鹅的新产品。而寒冬来临前穿一件加拿大鹅在那几年几乎成了一种潮流,即使一件加拿大鹅的羽绒服定价是上万元。
这是加拿大鹅的高光时刻,不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千里之外的美国市场或是欧洲市场,排队抢购几乎成为加拿大鹅布局的所有市场的写照。
抢购潮背后,加拿大鹅的门店快速增长。根据财报数据,2019—2023年期间,加拿大鹅以年均6家新店的速度扩张。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加拿大鹅重金布局。截至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前12个月),加拿大鹅全球74家门店中,大中华区为30家,占全球门店总数的41%。2018—2022年期间,中国市场贡献的营收占比从12%一路飙升至35%,短短四年间占比翻了近两倍。
可以说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完成了品牌的跃迁,高端、高奢……加拿大鹅成了中产的标配。
但加拿大鹅的高峰时刻并不长。根据财报数据,2022—2025财年,加拿大鹅的整体销售额分别增长21.54%、10.84% 、9.6%、1.1%;增长逐渐放缓。而在中国市场,加拿大鹅也因产品质量及售后问题被相关部门处罚、被消费者质疑。如在2021年,加拿大鹅先是因虚假广告宣传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45万元罚款,紧接着,又因“中国市场不支持无理由退货,而欧美市场可以30天无理由退换”的双标退货政策,引发舆论争议,国内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也有了一定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