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新茶饮的出海密码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7:41:42 | 5 次浏览 | 分享到:


蜜雪集团全球门店数量超5.3万家,霸王茶姬二季度海外商品交易总额达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中国新茶饮品牌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成为当下行业发展的重要走向。

  

海外拓展:寻增量,拓新局

  

从最早扎堆东南亚,再到遥远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区域,新茶饮正加速走向世界,成为出海“新势力”。

 

今年4月,蜜雪冰城中亚首店落地哈萨克斯坦,首月营业额超43万元。至此,蜜雪冰城业务已覆盖越南、柬埔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海外门店超4700家。

 

5月初,霸王茶姬美国首家门店开业,首日销售超5000杯;8月进入菲律宾市场,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截至今年6月底,霸王茶姬海外门店扩展至208家。

  

与此同时,更多新兴品牌也在加速海外布局:2023年启动出海的甜啦啦,海外门店数近200家。2024年首次进入海外市场的茉莉奶白,已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开出20多家门店。

  

新茶饮出海为何动作频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较于国内市场需求,海外市场蕴含新的增长空间,是‘走出去’的核心动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涛分析称。

  

霸王茶姬二季度财报显示,海外市场已逐步成为拉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在该季度,公司海外市场商品交易总额达2.352亿元,同比大涨77.4%,环比增长31.8%。

  

“全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创造新的增长机遇、有效应对市场不确定性。”霸王茶姬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表示,新式茶饮出海具备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和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为出海提供了基础;二是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和新茶饮消费市场,国内新茶饮企业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运营能力;三是茶文化本身具有的开放包容特质,能够一定程度上打破跨国文化壁垒。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头部企业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使得新茶饮出海条件已然成熟。

  

供应链出海:强基石,建优势

  

茶饮企业出海,稳定的供应链是重要基石。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表示,供应链层面,海外市场的标准与国内差异显著,例如欧盟茶叶农残检测达480项,远超国内;跨国冷链物流的成本与效率平衡、本地化原料采购的品控,都是难题。

  

2023年启动出海的甜啦啦,当前正重点深耕东南亚市场。面对东南亚仓储需适应热带气候、本地建材与人力成本高于预期等挑战,甜啦啦采取供应链双轨制构建,核心原料从总部整柜出口,以保障品质稳定,包材等物料慢慢实现本地化。

  

坚持高质平价的产品理念,蜜雪集团早在2012年便开始建设中央工厂,率先完成“自建工厂、自建供应链、自产核心原材料”的产业布局。依托国内五大生产基地,蜜雪冰城建立生产“糖、奶、茶、咖、果、粮、料”在内的全品类饮品食材的“超级工厂”,芒果、柠檬、草莓水果等生产后,通过冷链物流运送,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与新鲜度。

 

在海外,蜜雪冰城搭建了覆盖全球6大洲、38个国家的采购网络,并在东南亚4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仓储体系,包括共计约6.9万平方米的7个自主运营仓库,有力地支持全球门店持续扩张。

  

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在巴西启动供应链工厂的建设,计划未来3年至5年将在巴西投资采购咖啡豆等农产品在内的总价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的物资。

  

“茶饮业态模式较轻、供应链相对简单,这是其出海的重要优势。”王洪涛说,蜜雪冰城通过自产包材、食材并供应海外门店,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和价格竞争力。

  

在全球供应链的新赛道上,各大茶饮品牌正凭借自身战略积极布局。

  

在美国,喜茶与Sysco等头部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实现了牛奶、水果等13个核心品类的本地化采购。北美供应链团队更针对乳制品稳定性、水果保鲜期等痛点,建立“区域中心仓+前置仓”模式,确保门店原料供应稳定。

  

茉莉奶白采取“跨境+本地”的灵活模式。对于市场容量较大的国家如美国,选择先搭建供应链再出海,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的一致性;而对于其他国家,则选择先开店再建设供应链,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完善供应链体系。

  

朱丹蓬认为,支撑新茶饮从“走出去”到“走得稳”的核心,正是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未来,拥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本地化运营:聚人心,赢市场

  

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面临不同竞争格局、监管环境、习俗、消费者口味以及消费方式的挑战。

  

就消费认知与习惯不同,王庆指出,国内茶饮消费已常态化,消费者注重性价比,海外市场则差异显著。例如东南亚消费者偏好甜味口感,欧美市场更重视健康,且客单价较高。此外,北美受咖啡文化主导,欧洲市场有传统饮茶习惯,新市场需长期培育。

  

这要求品牌具备快速调研与本地化产品开发能力,而非简单复制国内爆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