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张炯:影响深远的经典性理论文献丨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作者:老李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32:00 | 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然,在解放战争中,由于国共两党矛盾的激化,《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受到很大限制。但在文艺创作领域仍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出现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者光未然的长篇朗诵诗《屈原》和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以及小说等。1947年1月25日,林默涵在《新华日报?新华副刊》评论说:“马凡陀的山歌的方向,就是用了通俗的民间语汇和歌谣的形式,来表现人民(在他主要是市民)所关心的事物,来歌唱广大人民的感想和情绪。这是使诗歌深入人民,和人民结合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所秘密印制和传递的《讲话》油印本在国统区传播,使进步人士和文艺工作者如迎黑暗中的明灯,这成为指引他们走向革命的重要读物。

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指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正如叶圣陶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所说,“全国人民的思想已经跟毛泽东思想融合了”。作为毛泽东思想之一部分,《讲话》理所当然地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指导思想。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中指出:“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大会的决议明确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我国文艺发展的指南。 

1952年5月,为了纪念《讲话》发表十周年,《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分别发表社论《继续为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文艺方向而斗争》《为贯彻毛泽东文艺方向而斗争》,全国许多著名文艺家都发表纪念文章,掀起了学习《讲话》的热潮。如郭沫若的《在毛泽东旗帜下永远做一名文化尖兵》、茅盾的《认真改造思想,坚决面向工农兵》、赵树理的《决心到群众中去》、丁玲的《要为人民服务得更好》、曹禺的《永远向前?? 一个在改造中的文艺工作者的话》、老舍的《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等。柳青也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文学艺术,作为整个人民事业的一部分,非常庆幸和非常适时地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进入了新的历史的阶段。许多文艺工作者,包括我自己,正是有了毛泽东同志指示的文艺方向,这十年里才能够追随着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参加了和反映了伟大的社会变革。”

1962年在理论上系统地阐释《讲话》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文章中,林默涵的《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和何其芳的《战斗的胜利的二十年》以其深度和高度,影响比较大。前者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上论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贡献,后者则从《讲话》发表以来我国二十年的文艺实践来论述如何正确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批评了实践中“左”和右的偏向。

正是在《讲话》的深刻影响下,共和国催生出如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的《时间开始了》、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回延安》等诗歌,还涌现了像孙犁的《风云初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赵树理的《三里湾》、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柳青的《创业史》、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姚雪垠的《李自成》等被称为“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乃至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产生的许多政治方向鲜明的著名作品,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谌容的《人到中年》、李?的《黄河东流去》、魏巍的《东方》、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也皆受到《讲话》精神的滋育。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方面更产生了众多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佳作。

《讲话》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

《讲话》发表至今,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产生了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掀起人民革命和殖民地解放的高潮,《讲话》最先得到近邻的亚洲各国的热烈欢迎。1945年12月,朝鲜就出版了译本,次年四五月,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还组织了《讲话》的学习讨论会。1946年,日本也出版了日译本,译者为千田九一,书名译为《现阶段中国文艺的方向》。1951年,日本左翼作家鹿地亘又重译《讲话》,改题为《1942年延安毛泽东文艺讲话》。这前后,蒙古、印度、越南、缅甸、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也将《讲话》译介出版。1950年,印度除英文译本外,还有孟加拉文、印地文、马拉提文、泰米尔文等十多种译本。

在苏联,《讲话》受到高度重视,上世纪50年代起,除翻译出版单行本,还出版了涵盖《讲话》的俄文本《毛泽东选集》(4卷本)。《讲话》在非洲、美洲的译介稍晚些。1956年2月,埃及开罗思想出版社出版了《讲话》的阿拉伯文版。而1950年美国国际出版社便出版了《讲话》的英文本。之后,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乌拉圭、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也出版了译本。1980年,澳大利亚学者庞尼、麦克杜格尔参考80多种中外版本,用英文重新翻译了《讲话》单行本,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出版。

1949年10月,法国彼埃?西盖尔出版公司翻译出版了《讲话》的法文本,它曾流传到意大利和拉丁美洲,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的最初译本皆以它为依据。1950年12月,柏林的汉舍尔出版公司根据法文本翻译出版了《讲话》的德文本,当地的《劳动月刊》《柏林日报》《世界论坛》《星期日》等报刊纷纷发表摘要或评论,戏剧家沃尔夫还在他主编的《人民与艺术》创刊号上摘录了《讲话》的一些要点。1952年,德国学者海尔曼和威曼又根据北京1950年本重新翻译了《讲话》。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联盟、匈牙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小丛书”、意大利共产党出版局都先后出版了《讲话》的单行本。1952年,英国共产党出版的《现代季刊》第4卷第1期详载《讲话》,英国的一些进步文艺团体还曾讨论与学习。此外,阿尔巴尼亚、瑞典、芬兰、丹麦、南斯拉夫、挪威、冰岛、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都出版或摘译过《讲话》的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