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孙醒身上表现出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情形,这在过往国产历史战争片中是较少展现的。杨三弟在这一部的角色是战损记录员,这样的身份就我个人记忆,之前也没有出现过。
陈凯歌:没错,在展现战士经历了惨烈的战斗后出现应激症上,过去的战争片是较少触及的一个点。但我觉得所谓战争片要“升级换代”指的就是这个,我们不仅要关心战士肉体的牺牲和创伤,也应该去关心在战争中受创军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才是全面地去展现战争。
饰演孙醒的演员怎么样去表现失忆症状态下的精神面貌?这时他的眼神应该是空洞的、呆滞的。而等他逐渐恢复后,眼神里的光芒则是坚定明朗的。前后一定要表现出这种反差,这确实是个挑战。在上一部电影中,杨三弟也是因为亲眼目睹了排长在面前牺牲,对他形成了极大的刺激。
我是希望在《志愿军》三部曲中,尽量出现一些过去没有触及到的人物类型。包括朱亚文饰演的军工专家吴本正,他有海外留学的经历,知道现代战争是海陆空的立体战,对于志愿军入朝作战,他是从怀疑到信服,再到加入,在这一部中最终也成为了一名战士。片中吴本正和“警卫员”张恒孝(欧豪饰)是一对缠绕的关系,在对方活着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名战士对他来讲有多么重要,当战士牺牲了,吴本正才突然明白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澎湃新闻:谈到演员表演,我还想再提下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这是一位虚构的我军一线参谋,他的独特性在于受命深入前线学习现代化战争,这个设定在以往影视剧中也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辛柏青也不是第一次跟你合作了,谈谈他这次的表演以及在片场的带动作用。
陈凯歌:柏青这人非常低调,他不是特别好张罗什么。他参演《志愿军》有两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就是他的韧性,实际上他在剧组参与拍摄的时间最长,来的次数最多,人家一声不言语,真的是该来就来。同时他作为老大哥,他表演上的细腻,在年轻演员面前的确起到了带头作用。首映礼上我在大银幕前看他的表演,更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魅力。
什么叫染了风霜?你看柏青的表演,在第一部中,他的眼神是绝对清澈明朗的,在第二部里,他的眼神依旧坚毅,但中间已经有了悲怆。因为到了第五次战役,作为一线参战的参谋,他目睹了战士们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柏青这一次实际上是悄然间换了一个演法,不是原来那个英气勃发的李默尹了,而是把作为父亲的一面演出来了。其实除了在战场上的一双儿女,所有这些年轻的战士都可以视作他的“儿子”,他的那种关爱和不舍是丝丝缕缕透射出来的。
澎湃新闻:抗美援朝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面对世界上最强的敌人。谈谈你对战争中敌人一方的刻画,有一个怎样的原则?我注意到在《存亡之战》中,接替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指挥官司令李奇微,从军事指挥角度,他也喜欢亲临前线观察敌情,针对我军补给的问题,提出了“七日定律”。包括63军对垒的敌将詹姆斯·范弗里特,他是美军大炮制胜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个军事名词“范弗里特弹药量”就出自此君。
陈凯歌:如果说英勇善战的解放军在国内解放战争期间,面对蒋军是摧枯拉朽的话,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面对的敌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们还能取得胜利,这个胜利才更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在《志愿军》三部曲里对于敌方的展现,不能是脸谱化、漫画式的,也不能把他们说的都是猥琐不堪。
他们也是职业军人,代表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到战场。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便是傲慢,不管是李奇微还是范弗里特都是骄狂傲慢的。你提到的“范弗里特弹药量”,他在上甘岭这么一个地方,一天倾斜下30万发炮弹,基本上把美国国内的弹药量库存都给打光了。查阅战史资料,这个人物也有自己情感上的问题,他唯一的儿子作为“联合国军”轰炸机的飞行员,战死在朝鲜。我们在电影中还是把他当成一个“人”来描写,虽然篇幅不能太多。这就像是画画,有的地方要工笔精雕细刻,有的地方则要大而化之,稍微粗放一点,所有的点都均匀用力,那也就不是电影了。
澎湃新闻:如何定义《志愿军》这一系列的美学风格?在《存亡之战》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关键的意象,一颗国内小学生寄给志愿军的水果糖,李晓送给李想的小绒花,以及李想面壁和最后牺牲时看到的七星瓢虫,这些意象也带有你过往的影像风格。
陈凯歌:你提到的这些意象,我觉得首先是“表”,然后我们再说“里”。就比如说这只七星瓢虫,它展现了我们的年轻战士对小生命是非常热爱的。他在面壁的时候,其实是走神了的,他看的就是这只小瓢虫。最后牺牲前,这只小瓢虫就变成了他自己,两个生命是一起消失的。我们是想展现志愿军战士并不是僵硬刻板、毫无情趣的人,不是,他们也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会注意到天地间这些小小的生命。这就是“表”与“里”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设计细节应该是做导演的基本功。我们都说四两拨千斤,可能一个好的细节,瞬间就能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在片场,不少戏都是临场才决定要这么做的。举例来说,吴本正和1营战士在前线开座谈会,了解我军装备和战法,原定就是一本正经地讲武器,拍了一天我总觉得还是有点缺陷,这太直给了,虽然也谈到了战士们的牺牲,但温度没有完全上去。我就说加场戏吧,大家吃点什么,现场只有那么一篮山果子。吴本正把这些果子分给大家,重点在台词里说的是“一人一个,大家都有份”,即便是有位战士双手负伤,最后喂给他,他也有份。就是要努力做到细节生动不生硬,你一生硬就没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