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62岁的中国农民黄天明
带着绍兴口音
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气候行动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
议程实施”主题边会上
分享了他与村民们守护古香榧树的故事
一个中国农民的故事,何以登上联合国的讲台?古香榧树守护的背后,是怎样的中国实践?记者先后4次走进占岙村,探究小山村里古树保护与发展的故事。

守护香榧树的六代人与给香榧树写生的孩子们,在“中国香榧王”下合影。记者 郑培庚 摄
一个人与一株树的缘分
在绍兴,随便抓起一粒香榧,齿间留香的果实可能就来自一棵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香榧树。
绍兴是全国最大的香榧主产区之一,绵延400多平方公里的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内,百年以上的香榧树有7.81万株,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占岙村,有一株被称为“中国香榧王”的古树,据北京自然博物馆考证,1570年的树龄为全世界香榧树之最。“
800多年前,我们的祖辈来到这里避难定居,从那时起便在养护香榧树了。”黄天明对记者说。村里珍藏的黄氏家谱装了两大箱,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与这片古香榧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来,你也尝一颗。”黄天明娴熟地给记者剥出一颗香榧果仁,“你尝尝1000多年古树产的香榧,和几十年树龄的有什么不同。”
当地人用“爷爷种树,孙子摘果”来形容香榧的生长周期。香榧树的生长速度很慢,寿命很长,20多年树龄的香榧树只有半人高,往往要过半个多世纪才进入“青春期”,开始结果。
还没等记者咂摸出味道,黄天明便说出了答案:“老树的果子,能品出一股油,嘴里有一股清香。几十年的新树结出的香榧,味道有点涩涩的。”
一个多月前,得知自己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要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讲古香榧树的故事,黄天明一直在琢磨怎么告诉世界这里的古树和香榧有多好,也时常回忆起自己与香榧树几十年的渊源。
上世纪80年代初,20岁出头的黄天明对香榧树有些不屑一顾,“种树能赚钱吗?”他做起了木工,在绍兴的各个乡镇奔波。直到某一年的春节时,山里下了大雪,全村人出动上山,相互配合着为香榧树除去厚厚的积雪。
香榧树对于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同一棵树上可能结着“三代果”——今年、明年、后年收获的香榧,长成不同的个头挂在枝头。香榧树的果实与年轮,都在固化着干旱或是多雨的年份。
那次,黄天明参与了3天的除雪行动。而大雪之后的两年,香榧树结出的果又大又多,村民们连赚了两年的钱。黄天明笑着说:“邻村的媒婆们都涌进占岙村了,适龄单身小伙儿的信息被记录了好几轮。”
“只要你善待香榧树,香榧树也会回报你。”黄天明特别有感触。之后,他回到村里,从父亲手里接过香榧树养护的活。
每天,黄天明都会在山上走1万多步,几十年如一日。他说很喜欢听山风吹过“中国香榧王”深绿与嫩绿交织的枝头,发出的沙沙声,“看古树的树枝摆动,似乎在告诉我它是渴了还是不舒服了。”
如今,黄天明的家族有六代人共同守护着这里的香榧林。年龄最大的是黄绍英,97岁。老爷子还是经常穿着解放鞋,带着一架蜈蚣梯、一个竹篮、一把竹钩和几根绳子,上山爬树摘香榧。
“今年我上山时,带上了5岁的外孙、8岁的外孙女。”黄天明让两个孩子爬上最矮的枝头,辨认树上成熟的香榧果,给他们讲“一年种榧千年香,一代种榧百代凉”的谚语,“现在他们也许不是很懂,但是就像种植香榧树一样,过个几十年来收获,也不迟。”

黄天明与炒制好的香榧。记者 郑培庚 摄
一个村和一片古树林的依恋
一代代守护人、一株株香榧树,正结出新的果实。
两个月前,参与Canal Walk国际志愿服务的40多位外国友人来到占岙村。他们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人认养了一株香榧树,在上百岁、上千岁的树旁,挂上了自己的认养牌。
“这里的香榧树太壮观了,它们见证了绍兴的千年历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还想带一些香榧回家,让家人也尝一尝这珍贵的自然礼物。”来自赤道几内亚的青年莫塔格马利安诺说。“
在占岙村,村民与香榧树的相处,透露着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主席程颢说,“香榧从被人类保护到反哺人类,从中能看到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
榧农与香榧树的故事,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而在“被看到”的背后,还藏着“舍得”和“让步”。为了发展文旅产业,几年前,占岙村与邻村依托丰富的香榧树资源,开起了民宿与农家乐。秋冬季人气最旺时,半个月就能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游玩,那时就近的几户村民会去民宿和农家乐帮忙,在家门口“上班”,赚点香榧树种植外的小收入。
不过,为了水源地和古树林保护,今年年中,这些民宿和农家乐已全部关停。“保护至上,是我们的态度。”稽东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裘永波说,“如果会影响水源和香榧,那关停肯定是毫不犹豫的。”在这一点上,村民们的想法也是如此。
现在,村民们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香榧产业链的拓展上。今年的柯桥区稽东香榧文化旅游季活动在占岙村举行,香榧巧克力、古榧麻鸭、香榧腐乳和香榧酒等衍生产品的出现,让果子身价涨了不少。今年以来,稽东镇香榧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了3亿元。香榧,不再是冷门坚果了。村里还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开发了乡村旅游和研学线路。今年有近千名学生走进占岙村参加香榧研学活动。黄天明带孩子们来到山头,教他们观察古香榧树,辨别古树基部疤痕,“那是人工嫁接后留下的痕迹,千年前的榧农就在用嫁接技术了。看到香榧林的边界是一条直线了吗?这也是古代嫁接香榧树的证据——只有嫁接的树木,才会排列成一条线。”